陶行知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时间:2022-03-29 06:40:20

陶行知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实践中,他创造性地提出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其理论的始终。他的教学理论是其教育理论宝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前的教学实践极具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究陶行知教学思想中的儿童观、“教授法”改“教学法”、小先生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思想;儿童观;教学法;小先生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80-02

一、陶行知教学思想概述

(一)儿童观

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946年,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 [1] 。”

(二)由“教授法”改“教学法”

陶行知在南京高师任教时,看到学校普遍存在“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他提出把全部课程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突出教与学的联系和教师的教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和出发点。他发表了《教学合一》,公开反对“教授法”主张教学合一,理由有三:第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第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2]

(三)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的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陶行知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中说“小先生为什么能把知识变成像空气一样容易普遍呢?因为小先生就是小学生,他早上学了两个字,晚上就可以拿着这两个字去教人,此刻学了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彼时即可以把这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去教别人,他不像大先生一样要领薪水,所以我们可以不花经费把教育普及出去。” [3]

二、陶行知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解放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被束缚的表现

立志教育救国的陶行知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之前,面对国弱民穷教育落后的现实,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呼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学生的解放仍面临着种种困难。

儿童被考试束缚。在当前的教育中,儿童被束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沉重的课业负担挤满了他们的时间,使他们失去了自主的时间和和空间;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命地啃着教材和考试大纲;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不容他们去自然和社会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儿童被“格式化”的教育束缚。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都有很明显的“格式化”特征。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格式化”教育,所有的教育就是瞄准一个目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在这期间,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获得的只是老师机械的知识灌输。在“格式化”教育的体制下,中小学就成了大学的“原料加工厂”,其“产品规格”也大体相同。[4]

2.采取相应措施解放儿童

要真正做到儿童的六大解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儿童。遵照儿童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按阶段进行连续的教育。给孩子以自由,让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教学法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不拘泥于教师的一种方法。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和民主的行为习惯。

其次,给孩子以发展空间。一要解放他们的思维空间,留给他们以大胆想象的自由,不拘泥于老师的讲授和书本知识的苑囿。二要解放孩子的可支配时间。允许他们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不能使他们老是按照老师家长设计好的程序模式来束缚自己。三要解放孩子的活动空间,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从社会、大自然直接感受体验生活,不仅是教学做理论的一个方面,也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有机结合。[5]

第三,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使考试由束缚学生的绳索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毋庸置疑,造成当前学生被束缚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课堂教学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如果我们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考试当作一种手段而不作为目的,把考试的结果不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依据。那么,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正确应用“教学法”,走出教学误区

1.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师生互动程度低。某高校公共管理学院通过对其02级和03级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老师直授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师生互动程度低。占98.52%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程度低于60%,41.48%的同学认为师生互动在0%~20%,有38.52%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在20%~40%之间。[6]

教学过程单一。我国课堂教学现在仍然沿袭着赫尔巴特教学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大部分教师仍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作业”这一固定的教授模式授课,授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体落实不够到位,自主性显现不足。

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对同学们进行能力培养;教师一味地按大纲授课,忽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教师们不会利用生活资源、社会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不能根据时展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2.正确运用“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

第一,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教师不应该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等内容。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口号:“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实际上是陶行知“教授法”改“教学法”思想的现实应用。

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的,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前提和条件。教师的教应该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教师应该跟据学生以往的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不同理解,摆脱现成的模式,创造性地依据学生学的方法来选择教的方法。

第三,教师应该在教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现代社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究新事物,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理论,掌握新方法,积极为自己“充电”和补充“营养”。教师要努力整合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实、更新和完善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实施小先生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

1.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挑战

一是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合格教师短缺。除了城乡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存在较大差距外,大中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职工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村教师的收入高出1/3甚或1/2,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以致形成乡村教师少、城镇教师却人满为患、非教学人员比例高的畸形现象。[7]

二是农村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育质量低。农村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教育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层面上,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而且农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也造成农村教育质量低。

三是重男轻女,教育观落后。有些农民偏重眼前利益,重男轻女,轻视以至剥夺女童上学的权利。还有些农民认识不到让儿童受教育对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意义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

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大幅度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至50%,如任其发展,将使这些地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进一步艰难、繁重。[8]

2.实施小先生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步伐

第一,在农村实施小先生制的原因。今天我们还要来倡导小先生制,是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促进教育普及的伟大力量!儿童与学校关系最密切,是传播农村进步文化最有效的种子。而几乎每家都有上学的儿童,儿童通过即知即传,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师。

第二,小先生制的实施。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应用小先生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

第三实施小先生制的优点。小先生制在教学中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2)农村教师奇缺,小先生制的实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大孩教小孩的局面,可以有效的缓解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而造成的义务教育普及率低。(3)实施小先生制,学生在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过程中,改善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病。

参考文献:

[1][2][3]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43、3、234

[4]中国青年报. 格式化教育与圈养动物有啥区,2005-6-30

[5]任源. 解放儿童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 www.省略/UploadFiles/2007-1/11968754.doc,2007-1

[6]关于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www. met.fzu.省略/eduonline/zfjjx/, 2005-10-11

[7][8] 刘新科. 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中青会13届年会. cyber.swnu.省略/mcjy/cyber/200503/lxk.htm, 2005-3-15

[9] 王炳照. 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素描人物头像教学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