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三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29 05:14:44

提高初三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反思

摘要: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三物理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广大的物理学教育者进行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的探索。如何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性质的变革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优化教学思路,成为现在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当今社会的教师普遍采取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物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本文对提高初三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和教学反思,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三物理教学;有效性;学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88-0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三物理教学有必要进行新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和满足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初三的物理知识,都是生活中的理论和各类自然现象发生的原理,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在于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实践和观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进行实践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初三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与实践能力。

1.初三物理有效性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初三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开始,但是并不是源头,学生们真正的开始认识物理知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物理知识的源头是生活,也被广泛的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初三物理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基础,内容主要是对我们的生活中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原理讲解。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奇特的现象或行为,学生也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惑,渴望去了解认识这些现象的实际原理。在初三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情境进行课堂模拟化,把生活现象引入物理教学的课堂,最终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具体的课堂教学,首先可以提出新颖的生活问题,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且,问题不能太难,如果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可以进行分解,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现象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电压电流的变化现象,教师们可以给学生播放这类主题的视频,并引出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们联系生活从而获得结论。

2.初三物理教师要对物理教材进行重点讲解

初三物理的课本偏重生活实际,理论性知识很多都是隐藏其中,为了加快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进行必要的内容选择和关键词的获取,使学生能够抓住书中的重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改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方式,并有效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初三的物理课本有这样一个概念:"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如果让学生整句去理解和记忆,学生们不会有太深的理解和印象,而把其中的关键词,如"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等提取出来,进行集中化地讲解,就会便于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初三物理教学的备课中,教师应该积极择取课本内容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部分进行整理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讲解。初三物理教学采用抓重点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物理知识现象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使初三物理知识系统化、趣味化,便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3.初三物理有效性教学的开展要以实验为核心

作为物理学开始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物理理论概念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而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只有确切的动手实验,懂得物理现象发生的原理和方式,才能更好的把物理原理运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初三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践行这一目标,初三的物理教师要努力的培养学生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现象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探索研究物理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处于初三的学生,具有非常大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他们渴望表现自己,超越别人,物理学在生活中的现象充满了奇妙和活力,并且物理实验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乐于去追寻其中的原理。

4.开展物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求知和实践能力

初三的物理教学开展,过度的依赖课本和实验并不能取得太好的效果,要想使教学全面和生活相融合,必须利用多样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完成更好的教学。比如,鼓励学生们进行电流模拟演示大赛,开展物理知识的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更好的联系生活与实际,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物理知识的来源,转而从生活中发现探索新的物理知识。学生在物理课本中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在生活中追寻和探讨,才能全面的提高物理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而优化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初三物理的教学已然面临中考,如果不能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会使得教学效率严重下降。为此,物理教师应当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物理教学,同时也要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求知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婷婷. 初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2]李鸿先.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张欣. 初中物理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及信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马瑶琦. 初中物理小论文活动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中学几何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 下一篇:怎样才能把课堂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