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

时间:2022-03-10 01:52:29

班主任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

摘要:教育中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以"爱"来教育学生,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让我们以人为本,以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热爱之中。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信任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32-01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核心,对班级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班主任在学生中能否赢得信任是班主任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以及教师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获得信任的的班主任,学生会心悦诚服的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呢?

1.务实与务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后……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目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2.亲近与疏远

处理班务,班主任尤其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这既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爱戴,又有利于良好教学关系的建立。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如何对待情况各异的班级成员,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班上有干部与同学,有先进与落后,有亲近与疏远等之别,面对复杂的工作对象,班主任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厚此薄彼。否则,部分同学很容易产生对抗抵触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生,和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和谐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友好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成长。

3.管理与放手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4.严格与宽松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一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5.堵截与疏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截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截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做好疏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6.奖励与惩罚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种方式,但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罚教育是严格教育,惩罚教育和体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罚是用罚站、打手心等手段打击学生的自信、自尊,摧残学生身心来处罚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惩罚教育中的严格是在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总之,要做好工作,成为一名好教师,就必须赢得学生的心,而这就不仅要求教师热爱学生,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更多的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把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上一篇:幼儿家长如何培养幼儿阅读 下一篇:中学几何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