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时间:2022-03-27 07:57:08

怎样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新生儿从出生第一天起,其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即处于与周围环境事物的交互作用之中,而随着各种动作能力的提高,各种感官才得以更主动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世界,这就大大扩展了婴儿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发展了各种感知能力和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因此,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首先应促进婴儿动作能力的发展。

从儿童智力发展史来看,往往是婴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婴儿的脑成熟和智力发展。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类智慧发展的第一阶段――0~2岁,称为感知运动智慧,并把人与环境的积极交往,相互作用,看作是智慧发展的必要条件。初生的婴儿从出生第一天起,其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即处于与周围环境事物的交互作用之中,而随着各种动作能力的提高,各种感官才得以更主动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世界,这就大大扩展了婴儿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发展了各种感知能力和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因此,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首先应促进婴儿动作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如方向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心向末端。前者是指靠近头部的肌肉先发展,然后肩、手臂、腹部、腿部肌肉逐步发展;后者是指婴儿先能控制肩胛、骨盆等中心部位,然后能控制走向末端的肘、腕、膝、踝部位。婴儿对刺激物的动作反应是从笼统到特定专门化。如新生儿期,刺激他的足部,会引起全身弥漫性的动作反应,而以后刺激只会引起迅速缩回腿的特定反应。婴儿的动作能力是从单个特定动作,发展为合成单元动作,如婴儿最初对饥饿的反应是做吮吸反射动作,以后就形成转头注视、手抓食物,并送至嘴这一合成单元动作。

心理学家通过对婴儿长期广泛地观察、测试,确定了婴儿动作发展的“常模”,即按月平均发展的速率,这就是:出生第一个月,婴儿俯卧时能仰起下巴并抬头;第二个月能仰起胸部;第三个月仰卧时,能用手够到出现在头正上方的玩具;第四个月能由大人扶持坐起;第五个月能坐在大人的膝盖上抓玩玩具;第六个月能坐在高椅上抓悬挂在眼前的玩具;第七个月能自己坐起;第八个月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站立;第九个月能自己扶着物体站立;第十个月能爬行;第十一个月,能由大人牵着手行走;第十二个月能用手够着比自己高的物体站起;第十三个月沿楼梯往上爬行;第十四个月能独自站稳;第十五个月能独立行走。

当然每个婴儿动作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时因健康状况会推迟发展,但发展的顺序不变。婴儿的动作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它既包括对大肌肉的控制,也就是手臂、腿部、躯干的大动作发展,也包括对小肌肉的控制,即手腕、手指等精细动作的发展。婴儿的动作发展是自身生理成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应主动为孩子安排合适的环境与活动,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促进婴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1.将婴儿的衣服做得稍微宽大些,以有利其转身、爬行等活动。

2.帮婴儿做身体活动练习:如活动其手臂、腿脚;给婴儿播放节奏明快、音色优美的音乐,使之体验运动节奏感。

3.当婴儿仰卧时,可手持一有吸引力的玩具,放于他头的正上方,引起孩子注视后,再将玩具从一方慢慢移向另一方,促使他转动头部,练习颈部肌肉,并吸引他做转身和爬行活动。

4.在床上放置各种玩具,以吸引婴儿观察、玩弄,最好放置各种发声玩具,并常变换玩具的颜色、形状,以增加吸引力。

5.经常握住婴儿的手,把他从躺着的位置拉起来,过一段时间后,他就学会拉着你的手自己坐起来。

6.扶婴儿站立,使他获得腿脚支持身体重量的感觉,并扶着腰部帮他学会保持身体平衡,这样孩子就总想扶物独立。

7.让婴儿借助学步器练习行走,过一阶段后可握住孩子两手,让他练习独自行走。

8.面向着婴儿滚动小皮球,锻炼他的注意力和思维。

促进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方法

1.把小童床改造成小小的“体操房”。方法是用一根橡皮绳从床一头结实地拴到另一头,再在中间横着拉几根。绳上多挂些色彩鲜明的小玩具。婴儿便很快学会用手碰击这些玩具,并对玩具的反弹感到兴奋,这样,即能促进孩子的手触及物体的能力。

2.提供各种质地、颜色、声响不同的玩具,锻炼孩子的抓握动作。最初可给一些易抓的玩具,如塑料环,以后给一些要求手指控制的玩具,如拨浪鼓、成串钥匙,以及用手指挤压发声的玩具。

3.洗澡是婴儿练习手指动作的好机会,可让婴儿抓弄、挤压水中的泡沫海绵或浴巾。

4.喂婴儿食物时,允许他玩汤匙和碗,并放些食物在碗里,让他练习将食物送到嘴里的动作,这有利于改善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促使视觉、动觉、触觉的协同发展。

上一篇: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下一篇:大文人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