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2-03-27 07:01:12

培养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好的班集体就像温馨的春天,能温暖学生的心灵;一个好的班集体就像一座熔炉,有着冶炼学生思想的巨大力量。那么,怎样的班集体才是好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骨干力量,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班干部对班集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他们首先起着桥梁作用,在学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搭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其次是纽带作用,在思想教育及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搞得生动、活跃,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工作。最后是号召作用,因为班干部和学生是同龄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语言,所以他们有一定的号召力。班干部的素质关系到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班干部的竞选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团结同学,善于合作;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关心集体,乐于奉献;胸怀宽广,忠诚老实;专业成绩优秀;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自控能力等。选拔班干部的途径有:(1)学生自己投票选举;(2)班主任任命。品格好、办事稳重、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能够全面贯彻班主任的工作意图;(3)毛遂自荐。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为班级献计献策,容易开创工作新局面;(4)竞选干部。这些学生通过竞选演说,被老师同学择优录取,因此会特别珍惜自己的职位,时常想到支持他的选民的愿望,不能辜负选民的期望,不会忘记竞选时的承诺,所以工作的积极性较高。以上四种选拔班干部的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班主任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班干部体系。同时,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支持班干部,并对他们充满信心,做到小事不过班干部,大事不过班主任。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既培养了班干部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统一奋斗目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班集体建设中的奋斗目标是集体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反映了班级成员的共同信念和追求,体现了高层次的发展,是班集体的灵魂。班集体目标是由众多的、相互依存的、不同层次的个体目标所组成的,所以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实现目标的责任。奋斗目标充分调动每个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善班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怎样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呢?首先,班主任在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班集体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几乎不可能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局面,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目标的实现也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为班集体承担一份责任,努力培养他们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大到班长、组长,小到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他们的工作都是班集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班主任还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而且要让他们认识到:为集体做事不分大小,都要负责到底。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自觉地养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三,让学生看到光明的前途和希望。可以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名言警句,并在黑板上板书,有声有色地描绘远景吸引学生,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集体奋斗目标的感召下,学生共同进步,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热爱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勇敢坚毅的个性品质,养成勤劳、俭朴、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三、形成正确的舆论,培养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大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正确的、健康的集体舆论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靠班主任进行培养。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常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着集体的动态和集体成员的言行。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班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如讲英雄人物、科学家、对祖国和世界有卓越贡献的名人事迹;讲述祖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告知学生自身肩负的使命,每个人对班集体应做的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另一方面对错误的道德行为进行批评,当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当正确的舆论深入班集体每个成员的心中时,道德行为好,为同学服务、为班集体作出贡献的同学就会受到大家的尊敬,而不求上进、破坏纪律、损坏集体荣誉的同学就会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这样也就发挥了班集体自我教育的功能,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就培养起来了。班风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感情、精神状态的一种共同表现。良好的班风还需要班主任长期细致的工作培养。班主任通过谈话、主题班会等各项活动,逐渐培养班集体团结友爱之风、良好的行为习惯之风、民主之风。正确舆论的形成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建立,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多项活动,活跃班级生活

良好的班风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前进,没有活动也就没有活跃的班级生活,班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会感觉不到班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关心班集体,不会为班集体的利益去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活动是集体的生命。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有计划,活动的主题要有鲜明性、针对性,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朗诵、故事会、表演、音乐欣赏、竞赛、爬山、游园、参观等。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发动学生,使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如果只动员少数班干部或由班干部包办代替,让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活动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活动,才能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情感和参与活动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和锻炼。所以从活动一开始,班主任就应尽量让班干部和学生去准备,这样,学生就会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总之,只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加强思想教育、养成性教育,又加强班级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责编 钟伟芳)

上一篇:汽车自燃的原因探究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对当前数学课堂交流情况的调研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