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篇 金融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时间:2022-03-27 06:42:04

金融篇 金融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考虑到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有趋缓迹象、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预计货币政策在工具选择以及实施力度和节奏上都会更加灵活。在CPI涨幅缓慢下降、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借款困难、资金成本高涨,热钱流入规模依然偏大的情况下,我国是否加息仍将比较谨慎。

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31万亿元,日均成交415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5.9%,同比多成交1489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3.07%,比去年同期高0.68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3.08%,比去年同期高0.61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受投资者信心不足、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因素影响,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点,6月末收于2736.1点,下跌2536.7点,跌幅达48%。上半年,股票市场成交量萎缩,成交量11371.80亿股,同比下降48.60%,成交金额169405亿元,同比下降28.58%。

一、货币信贷状况

2008年上半年,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

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亿元。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较多

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同比增长18.85%,比上月末低0.8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22070亿元,同比多增13798 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256亿元,同比少增27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0234亿元,同比多增1962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7715亿元,同比少增1326亿元。6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5%,上半年外汇各项存款增加30亿美元,同比少增23亿美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趋缓

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比上年末低1.9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4602亿元,同比少增21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07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27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9923亿元,同比多增124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9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3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0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324亿元,同比少增1190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63%,上半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553亿美元,同比多增388亿美元。

二、金融业经营状况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保持“双降”

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5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同时,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态势。

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30.1万亿元,增长13.9%;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1万亿元,增长25.7%;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6万亿元,增长23.1%;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6.0万亿元,增长25.3%。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54.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28.4万亿元,增长13.7%;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7.7万亿元,增长25.2%;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3.4万亿元,增长21.6%;其他类金融机构负债总额14.9万亿元,增长24.0%。

在资产总额稳步上升的同时,不良贷款继续下降。2008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较1季度末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次级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较1季度末有小幅上升,但不良率仍低于1季度末。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031.7亿元,比年初减少117.9亿元,不良贷款率7.43%,比年初下降0.62个百分点。但较1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了98.1亿元,不良率下降了0.1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1.1亿元,比年初减少1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65%,比年初下降0.50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1.9亿元,比年初减少9.6亿元,不良贷款率2.72%,比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2.0亿元,比年初减少8.7亿元,不良贷款率3.26%,比年初下降0.71个百分点。此外,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较1季度末上升了0.01个百分点,达0.50%。同时,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6.3亿元,较1季度末上升了2.4亿元,达38.4亿元。

(二)保险业资产和保费收入继续增长

2008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共实现原保费收入5617.91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费收入1299.27亿元,人身险原保费收入4318.6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数据相比,2008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长的幅度达5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的增长更为明显,增速高达64%。2008年上半年由于大灾赔付较多,已发生保险赔款与给付也激增。保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原保险赔付支出达1543.88亿元,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4%。另外,受资本市场深幅震荡影响,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相比上年出现了部分“缩水”。尽管上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已达2.9万亿元,但到2008年上半年结束时,保险业总资产刚刚超过3万亿元,为30235.89亿元。

(三)券商盈利水平下降

2008年上半年,全国106家证券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60亿元。截至6月底,全国106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1.6万亿元,净资产达3386亿元,净资本达3020亿元;共规范不合格账户848万户;另库存放休眠账户1942万户,共对11.5万户不合格账户实施了集中中止交易。至7月21日,除了豁免信息披露的8家上市券商外,共有47家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公布了2008年半年报业绩。47家券商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164.41亿元,平均每家券商盈利3.50亿元。从整体上看,证券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业绩,较去年出现了大幅下降。上述47家券商,2007年实现净利润高达804.84亿元,而今年上半年164.41亿元的盈利水平,仅占去年全年业绩的20%。2008年股市的大幅下挫和交易量的萎缩,对券商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构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两项业务恰恰是去年券商盈利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券商中期业绩的全面下滑。在47家券商中,国泰君安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2008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实现净利润46.46亿元,较去年全年业绩占比高达63%,成为今年上半年赚得最多的一家券商。此外,广发证券、国信证券、申银万国、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等6家券商,上半年的净利润超过9亿元,分别为18.15亿元、12.49亿元、11.25亿元、11.22亿元、10.69亿元和9.30亿元。上述7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均超过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47家券商中出现了业绩断层的现象,竟然无一家券商上半年的净利润在5亿元到9亿元之间。南京证券、中信金通、西部证券等21家券商的盈利水平,集中在1亿元到5亿元;盈利1亿元以下的券商有德邦证券、长城证券等11家公司。经过券业3年的综合治理后,优质券商和普通券商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业绩分化明显。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业绩排名前7 位的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119.56亿元,占47家券商总额比例高达73%。而在2007年,上述7家券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仅占47家券商总额的53%。

三、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一)货币政策取向依然从紧,适度调整

1.货币政策仍要防止信贷过快增长。6月3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当前货币政策仍要立足于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从而为防止全面通胀提供一个偏紧的总需求约束环境,促进物价稳定。从未来趋势看,影响物价上涨的部分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全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一是成本推动压力仍然较大,二是粮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此外,货币信贷反弹压力仍不容忽视。境外流动性输入对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国内信贷需求仍然旺盛;灾后重建也会进一步增大信贷资金的需求。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国际国内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给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震灾对宏观经济两方面影响最大:一是灾后重建会推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是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

2.存款准备金率大幅上调。6月7日,人民银行年内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上调后的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按照截至5月底的存款规模计算,此次上调将收回金融机构4311亿元资金。此外,人民银行还表示要采用更为严厉的手段,对抗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经济运行没有控制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不排除央行加息的可能性

3.信贷规模调整,新增额度定向投放。8月,人民银行同意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鉴于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区别对待” 政策反应了央行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上半年,全国6.7 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生存状态。此次央行调增信贷额度重在缓解小企业获取信贷资金难的问题,这也是区别对待商业银行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政策意图。同时,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已经基本到位,下半年将对年初“两防”的调控目标进行修订。

(二)金融形势展望

1.亚行和IMF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在其4月2日的《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中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13年来的最高点――2007年的11.4%,降至2008年的10%和2009年的9.8%。此外,该行还表示,食品价格上涨将加大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的CPI在2008年将平均达到5.5%,2009年也将保持在5%左右。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表题为《全球及地区经济前景预测(更新)》的报告,再次调低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至9.3%。德意志银行报告指出,中国内地所面临的经济下滑风险已经超过通胀风险。首先,中国实际出口量的增速,已由去年24%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其次,由于资金短缺、需求减缓、成本上升等原因,一些地方已经有10%~20%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最后,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被迫降价、清盘的压力已导致了对房产价格下降的预期和销售量的下滑。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已开始回落。受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农产品供给、采取措施限制农产品出口等措施的影响,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开始回落,CPI同比增长也从4月份的8.5%逐步下降至6月份的7.1%,CPI的连续走低已带来了通胀预期下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大等因素,预计今后一个时期CPI 将继续回落。

2.下半年货币政策灵活性将增强。考虑到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有趋缓迹象、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货币政策在工具选择以及实施力度和节奏上,都会更加灵活。预计下半年法定存款准备金将提高2 次,提高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内,且近期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这是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屡创历史新高,其边际效应进一步加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已经比较紧张。央行可能通过定向央票或者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回收流动性。在CPI 涨幅缓慢下降、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热钱流入规模依然偏大的情况下,再加上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借款困难、资金成本高涨,少数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居民按揭贷款的增长速度大大放缓。在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灵活性或将增强,以缓解因对总量进行调控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

3.流动性依然富裕,但加息可能性减小。展望下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富裕状况仍将继续。主要是推增银行体系流动性重要源头国际收支双顺差因素仍然存在。在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望趋缓,对外贸易条件有望改善优化等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依然呈现顺差。而中国经济依旧会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中国股市等资产价格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点位等,依然会吸引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种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考虑到防止经济出现大幅下滑,我国价格总体水平年分布呈前高后低走势,中美利差已呈倒挂及规避热钱涌入等因素,下半年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减小。但如果价格出现全面性上涨,则也不排除年内央行进行不对称调升基准利率的可能性。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票据发行仍是央行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4.人民币升值步伐趋缓,双向波动将增强。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7.13%。由于今年来美元持续贬值,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上呈现单边上行态势。上半年,人民币对欧元贬值1.53%,人民币对日元贬值0.63%。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将会放缓,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强。其一,虽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人民币仍旧处于升值通道奠定了经济基本面支撑,但我国宏观经济走缓可能性增加,无疑弱化了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动力。其二,尽管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为人民币继续上行提供了动能,但我国贸易顺差增速减缓、对国际游资监控增强等,使得资金面不支持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其三,在国际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出口形势恶化、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严峻及上半年人民币升值过快等背景下,人民币有必要保持平缓的升值步伐。其四,在监管进一步加强下,扣除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外的国际资本异常流入会趋于减少,也使得人民币总体升值步伐趋缓。其五,美元快速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猛上涨,包括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在内的全球经济体承受巨大通胀压力,国际社会对美元汇率的干预,使得人民币升值步伐也会有所放缓。其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健全、市场机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作用的增强等,会使得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更加显著。综合考虑,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趋缓,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左右,三季度人民币升值步伐快于四季度,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波动区间在7.31~6.7元人民币/美元之间。

上一篇: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一篇:金融篇 证券行业经济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