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语言认知

时间:2022-03-27 05:36:48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语言认知

摘 要: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与人类认知主体密切相关。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认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具身认知视域来探讨语言认知,对于拓展和深化语言认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具身认知;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

1 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科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即具身认知科学,以及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了,并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约翰逊最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讨论具身认知。1999年,他们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作出版了《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提出了体验哲学,并论述了语言的具身性。本文旨在从具身认知视域来探讨语言认知。

2 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一个新的方向。具身也可以称之为“涉身”,是指概念的形成是以身体体验为基础的。简单来讲就是人对世界的理解、认知等是基于身体在不同的环境下而产生的,强调人的身体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身认知的哲学基础和具身认知的主要观点是具身认知理论的主要部分。前者主要是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和莱考夫、约翰逊的体验哲学作为哲学基础。后者主要是对莱考夫、约翰逊、卡拉克以及威尔逊所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

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体验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认知是具身的;思维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都是隐喻的。威尔逊(2002)提出了评价具身认知的六个主张:①认知是情境的。认知活动发生在一个真实世界环境的情境中,并且内在地涉及知觉和活动。②认知是具有时间压力的。我们是“活着的心智”,而认知必须依据它在与环境实时相互作用的压力下如何活动来理解。③我们把认知工作放到环境中。由于我们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度,在实际的认知中我们本然地利用环境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环境自然地为我们持有甚至操作信息, 而我们只是在需要知道的时候才收获那些信息。④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心智和世界之间的信息流是紧密连续的,对于那些探索认知的本质的语言学家们而言,仅研究大脑并不是一项有意义的分析单元。⑤认知是为行动的。心智的功能是为了指导行动的,而诸如知觉和记忆这样的认知机制必须根据它们有益于情境的适当行为来评价。⑥离线的认知是基于身体的。即便是离开环境,心智的活动也是基于适合环境相互作用的进化机制,即感觉处理和运动调节的适应机制。

3 语言认知

认知语言学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经验观主张语言研究不仅要建立逻辑规则和客观定义,还应该重对实际经验的研究,认为知识源自人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从人的真实感知经验中推测人类思维中概念内容的特点。王寅将狭义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 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 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 并通过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语言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窗口。语言的产生对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巩固和记载认知成果的工具。认知发展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只有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语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思维和认知新事物。有了语言,人们便可以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增加经验,从而互相沟通认识,互相调整、适应、趋同,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人们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认识客观世界。间接经验其实也是他人或前人的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和认识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交流、记载、保存,代代相传,成为后人间接的认知的成果。

我国学者刘正光、王寅等较早引介莱考夫和约翰逊等人的作品,并从具身认知视角论证了语言的具身性。语言天生地具有体验性,语言是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认知过程中形成的, 根源于人的感官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王寅(2005)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 从语言本身及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对语言的体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证, 从语言体验性与体验哲学、身体―空间基础论、体验性与社会性、体验性与人文性、体验性与劳动创造语言、隐喻的体验性、如何分析语言的本质特征。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则主要透过语言世界观的多元化阐述了现实、认知、语言、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关系, 从一个更加综合和开阔的视角来论证语言的体验性。许先文(2009)在具身认知原理的指导下提出了语言认知和英语理解的心理模型, 认为有效的英语记忆应当遵循具身认知, 通过对特定语境之下的具体语句的多元化感性体验来建构生动丰富的语词经验和语句结构模式, 包括生活化、操作性的听说读写和身体动作模拟、移情投射等具身化的信息内容。

具身认知的核心之在于大脑、身体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身体对周围环境的体验来感知这个世界。而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思维、表象等不同层级,人们称之为心智。是人类通过身体感受环境之后,通过心智的归整,形成了人的整个概念系统,再通过词汇化过程,使其产生人类彼此之间可以理解的运用在现实中的语言。约翰逊(1987)指出:“可能在语言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开始命名了自己的身体部位和直接的生存环境,并且在这基础之上,很多意义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宽。”语言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认知活动。语言为理解者提供可根据其自身经验构建一个类似描述中的情景的一系列线索。在这个概念化的过程中,语言理解者基于自身经验在描述的情境中,理解过程本身是一种对描述情景的经验上的替代。通过身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语言认知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源自于有着感觉运动能力的人的身体。然而感觉、运动能力又与记忆的形成、情感、言语以及生命肌体各个方面的特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借助于语言,人们能够轻松地联想到当前并没有在场的人、物、事件及可能或将要发生的行为,从而使人们置身于非现实世界之中,这一过程与具身认知是密切相关的。

4 结语

具身认知为认知语言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打破了传统的语言研究模式,为语言的研究带了全新的视角。用具身认知的基本原理诠释人类语言的认知特征,有利于语言研究朝着更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具身化的语言理解方式能够为语言认知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Wilson, M.,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and Review. 2002, 9(4): 625-636.

[2]刘正光.《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述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6):465-469.

[3]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3-8.

[4]王寅.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许先文.语言具身认知原理及英语理解的心理模型[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4-11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王婉飞(1988~),女,河南洛阳人,汉族,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英语语言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论新时期如何促进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