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作文教学中"道"的养成

时间:2022-03-27 03:07:48

论小学作文教学中

[摘要]通过分析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贫道"现象,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在作文讲授中开启学生的仁爱之心;在作文写作中引导学生探求真理;在作文评改中学习正当行文等策略来促进学生"道"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道 文道合一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特别突出三维目标,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技能,重态度、轻方法等弊端,并指出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语文教学中,向来倡导"文"与"道"的统一;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对"文"的要求逐渐提高到了"道"的层面,要达到"文以载道"则需通过习作教学。

一、作文教学中的"道"

关于"道"的解释,其一为王道,即先祖留下的政治思想;"道"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指道德,也就是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它是封建社会得以维持的具体行为准则[1]。把"道"放到语文学科中来理解,更多的倾向于指道德,即情感、道德、价值观等。作文教学中的"道"则主要是"仁爱"、"正当行为"、"真理"等在习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追求"道"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和具有仁爱之心、厚德以载物的有志青年。在作文教学中追求"道"是具体目标,也是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贫道"现象

从小学生的写作内容来看,导致"贫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缺爱"而"贫道"。留守儿童一直是教育言语中的热词,也是一个无奈的教育现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留守儿童均大量存在,农村子女的父母外出务工忙于生计,而城里孩子的父母则也同样忙于生意或者应酬。因此,教育孩子,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家仅仅是孩子寄宿的地方。这讲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形成的严重的叛逆心理和仇恨心理。

其次,是因"求知"而"贫道"。学生继续忙着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老师继续忙着教授更多的知识和文化,道德情操一直被排在经验学习的后边。于是,学生的习作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乐于记录自己的生活,仅仅是为了考试拿高分,而不是学生灵魂深处高尚的品性的自由表达。心中只有知识而没有道德,习作中所谓的思想感情也就仅仅只是知识。

再次,是因"缺文"而"贫道"。这里的"文"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中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底蕴慢慢变得浅薄。当你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其中充斥的不再是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和学校特色,而是统一模式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的花草不再是学生自己亲手栽培,学校因是学生惧怕的考试现场而让其避而远之。文化氛围的缺乏叫学生如何去体验真感情?又怎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带着这样的情绪进入习作课堂,恐怕老师很难让学生写出真感情。这些现象并不是今天的学生想看到的,也不是明天的教育所追求的。

三、"道"的养成策略

韩愈曾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老师的根本职责所在,同时也表明,传道,是通过教学实现的。因此,在语文课堂,特别是习作课堂,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养成"道"是特殊而有效的途径。作文教学的特性就在于让学生具有自己的思想。在讲授作文、作文写作和作文评改等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小学生丰富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在作文讲授中开启学生的仁爱之心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不是灌输爱,教学生爱,而是教师体现爱,学生感受爱的过程。许多孩子由于长时期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对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缺少信任感,戒备心理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需以自己的博怀和仁爱之心去获取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是作文教学能否成功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仁爱"。如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生"写一封感谢信"就是一篇可以很好的渗透学生仁爱之心的的好题目;与此类似的还有语文S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堂作文课--写"感谢母校"。在这样的一些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激发学生的热情,开启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在作文写作中引导学生探求真理

知识学习是为了探求真理,作文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是让学体会爱,感受爱。而讲授之后的写作过程,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基于爱来寻求真理的过程。学生有没有感受到爱的存在,会全部的显现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如果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爱,这也同时成为了学生心中的真理。即学生创作的过程,就是寻求真理和掌握真理的过程。在作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理,应当让学生做到这样几点:一是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真实的事情;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平时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其原因何在?这就是学生没有很好的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缺乏生活体验造成的结果。二是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情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对学生的习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将真实情感升华为真知灼见;引导学生写生活实际到让学生抒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最后引导学生使这种真实的情感升华为真理,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探求真理的过程。

(三)在作文评改中学习正当行文

作文教学除了具有培养学生仁爱之心、启发其探求真理的功能外,其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让学生改正自己的一些不正当行为上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生德行养成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正当行为的主要场所。受各种形形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学习了不少的暴力行为和不良习惯。作文教学于学生正当行为而言,不仅仅具有反思功能,还具有使学生养成非暴力的良好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进行写作过程中,一些不正当行为体现在自己的作文中,当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就会发现和纠正这些非正当行为。此外,作文评改中同伴互改作文也是正当行为养成的良好机会。在同学间交换作文进行修改评价的过程中,同学就会相互认识并判断所修改作文中的各种行为,并帮助学生指出这样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认识。

参考文献:

[1]张鹏飞.从文以载道到文道合一--试论两宋理学中的文道之辩[J]

[2]黄朝琼.情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

上一篇:汉语拼音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