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时间:2022-03-26 10:35:15

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也称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心理学家通过广泛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好的人际关系当中,个性就会健康发展。青少年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完成心理成熟,形成个性的阶段,再加之少年儿童的可塑性较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和与教师的交往。下面我就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几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通过“爱和友谊”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了爱,生活才变得温暖和美好,也只有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和谐的人际交往。所以音教工作者要利用音乐教育能净化心灵、培养情感、激发审美体验的功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苏教版音乐教材中就出现了许多激发爱心、歌颂友谊的作品,比如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曲《小伞花》,就表达了同学间的真挚友情。在教授这首歌曲时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深情导入:“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把伞‘友谊伞’(师撑伞),也许小朋友们会问,为什么这么普通的一把伞,会叫友谊伞呢?因为伞下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进而引出下雨天三个小朋友合打一把伞,三个小脑袋和六个小脚丫出现在伞下有趣、动人的音乐故事情节。因为歌曲接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所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在学会演唱这首歌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情景剧表演,让学生群体研讨、自主分配、协作交流,在表演中一起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合作,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了参与意识,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与人交往,感受到亲切、愉悦、温暖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爱。并且潜移默化地告诉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懂得在给他人带来温暖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的道理。《小伞花》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懂得了友谊的珍贵,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加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知道了怎样和同学相处,关心身边需要关心和爱护的人。

二、通过“感恩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交往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有的小朋友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向父母乱发脾气,导致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常唯我独尊,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感激父母的无私付出。

学校为此开展了“感恩父母”的大队主题活动,在音乐课上我也选择了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歌曲进行教授,教会学生如何关心他人,享受孝敬父母的快乐。如:苏教版二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欣赏歌曲《生日》,就是适时教育学生的好材料。《生日》这首歌节奏舒展、旋律动人,通过孩子对自己生日活动的回忆,表现了父母对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歌曲动人的旋律中,我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回忆爸爸妈妈是怎样为自己过生日的?受到音乐的感染,有的同学深深地低下了头,有的同学检讨自己遗忘了父母的生日,还有的同学说只记得自己过生日时的激动和兴奋,以及收到父母赠与礼物时的开心,却从未看过爸爸、妈妈为自己过生日,有的同学听着、听着甚至还流下了愧疚的眼泪。由此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纯真、善良的心,关键是老师、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于是我就提出建议,下次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能不能设计一个为自己的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方案呢?学生一致赞同。在深情演唱这首《生日》后,学生积极踊跃地展开小组讨论,稚嫩的小脸上充满了对父母的浓浓的感恩之情。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这首歌曲就像一块小石子激起学生心灵之河的涟漪,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还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到心中有他人。

三、“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意学,我来吸引你学习”,在音乐课堂别要重视在和谐互动中放飞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活动,在课堂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接纳学生的行为,不横加指责或粗涉,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表扬,对不完善的意见给予补充,对错误的看法及时引导。同学们的思路有时比老师还要深还要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向同学们学习,从而树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风气,在这种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学会探索,创造自己的音乐生活,充分放飞童心。

我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尝试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帮助一些心理、性格封闭的学生树立民主开放的学习态度。老师在音乐课上可以做一个有心人,以公正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在音乐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眼睛就都能发出最闪耀的光芒。例如,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欣赏曲目《雪花飞舞》,在听赏这首乐曲时,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体验雪花由慢到快再到慢的飞舞过程,甚至能够将其中一个欢快的乐段描述为冬天在厚厚的雪地上踩雪的情形,其他的小朋友觉得有道理,也跟着附和起来。看着他诚恳的眼神,我知道他不是信口开河,没有严肃地纠正他,而是对着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把落在地上的雪花给踩疼啦,看,它们又从地上箭一般地飞起来了。”听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小童话,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律动起来。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在我的音乐课堂上,发言踊跃的学生逐渐增多了,他们敢于去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并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开放音乐教学过程,是教学民主的又一体现。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游戏、表演等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表现的机会和一次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民主气氛,学生更乐于接受。而“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环境,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关注、沟通和积极参与,使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建立了师生间和谐、信任的人际交往关系。

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平时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多增进与孩子们的感情,从小培养他们活泼、友善、合作的性格,让孩子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家庭中,都能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欢乐的童年,更保证孩子以后成为一个心理健康、高素质、于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高职新生班级建设探索 下一篇:一个“活”字,让音乐课堂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