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研究

时间:2022-03-26 10:59:22

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研究

摘要:男子体操是我国传统的奥运优势体育项目,多年来,在国际大赛上成绩卓著。然而,中国男子体操六个单项的发展并不均衡,与鞍马、吊环、双杠等优势项目相比,当前,单杠项目的发展明显滞后。单杠的弱势已经直接影响到团体和全能的成绩。为此,研究从与我国优秀运动员体操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相关的诸多因素入手,探讨单杠的科学化训练,旨在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训练水平

中图分类号:G8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1-0053-04

单杠由于器械高,所完成的动作幅度大,动作连贯、紧凑,变幻莫测,使观者在紧张中感受到欢欣,在惊叹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因而是男子竞技体操比赛中最吸引人、最具观赏价值的项目。在1979-1992年之间,我国男子体操金牌总数中,各项目的比例是:自由体操和双杠各占墙,6%,鞍马占13.9%,单杠占11.6%,吊环、跳马、全能、团体各占9.3%。在这个时期我国单杠项目运动员显示出高超的技艺,表现出较高的竞技能力水平,也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但是,1993年以后,我国单杠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于其他单项。1993-2007年,仅获得过1995、1999年两届世锦赛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3枚铜牌外。2006年,我国男子体操在丹麦世界锦标赛和多哈亚运会上都获得了团体冠军,然而,单杠落后的状况并没有质的改观。赛后高健主任指出“中国男队是一流的队伍,三流的单杠水平,单杠没进入决赛也就说明这个问题。”

为此,本研究从我国优秀运动员体操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入手,结合本人多年在国家队执教和多次参加世界大赛的实践,探讨单杠的科学化训练,旨在为该项目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中国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训练水平的相关训练因素:动作编排、技术完成质量、专项体能、基本技术、技术创新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等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调查法

1.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对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训练水平相关因素进行确定和权重,特对有着丰富体操训练执教经验的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根据调查问卷和内容按非常合适、合适、基本合适和不合适四个等级进行评定。

从专家的评定结果看(表1),100%的专家对问卷予以肯定,调查问卷所列内容能够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表明此问卷有效性较高。问卷通过半月后的重新填写,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系数α=0.77,信度的检验结果看,可以认为该问卷的可靠性高。

1.2.2.2 专家访谈法 就问卷的设计和论文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访问有关体操方面的教练员和专家。为论文的构思进一步理顺思路,尽可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研究优秀运动员单杠的训练问题。

1.2.3 实践经验总结法 结合本人在国家体操队多年的训练执教经验,亲临多次世界大赛过程的经历,从专业角度经验总结和分析单杠训练相关问题。

1.2.4 录像分析法 通过分析2004年奥运会、2005年体操世锦赛、2006年体操世锦赛、2007年体操世锦赛的单项决赛录像,进一步探讨当前单杠项目动作编排特点以及中外运动员单杠技术发展特点。

1.2.5 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数据和问卷数据输入EX- CEL2003进行相关数据结果统计处理。

1.2.6 逻辑归纳法

2 分析与讨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水平。

本研究中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是指:我国参加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在役体操运动员。

本研究中杠上高难度动作是指:2001年、2006年版男子国际体操规则中D组和D组以上的杠上动作。

基本动作是指:竞技体操各单项所必须掌握的各种不同结构组中的典型基础动作。

基本技术是指:在完成某类动作时共有的、起着基本而又关键作用的技术,它是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难度动作的基础。

2.2 我国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训练学相关因素分析

2.2.1 我国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训练学相关因素重要性分析我国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训练学因素重要性见表2。

2.2.2 单杠项目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

2.2.2.1 单杠项目飞行动作 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2006年、2007年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飞行工作使用情况及连接使用情况见表3、表4。

2.2.2.2 单杠项目高难度杠上动作 四次世界大赛单个高难度杠上动作的使用情况及连接使用情况见表5、表6。

2.2.2.3 单杠项目下法以及C组难度动作 统计的四次世界大赛下法使用情况见表7。

2.2.3 单杠项目的动作技术规格和质量 如表8所示,2004年奥运会单杠决赛,前7名成绩9.812~9.7之间,平均扣分0.229分;2005年体操世锦赛前6名成绩9.662-9.362之间,平均扣分0.421分;2006年体操世锦赛前5名B分成绩9.6-9.35之间,平均扣分0.48分;2007年体操世锦赛前6名B分成绩9.25-8.95之间,平均扣分达1.042分。

2.2.4 单杠项目的技术稳定性 单杠项目器械高,动作幅度大,动作变化多,是男子体操项目中最容易失误的项目之一。飞行动作抓杠时掉杠、杠上扭臂类动作脱杠、落地摔倒或撑地是最容易出现的重大失误,出现这类错误扣0.8分(撑地扣0.5分)。

训练中要及时提高和改善振浪技术,以提高飞行动作技术稳定性。落地站稳是比赛中一套单杠动作出色完成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分析落地技术原理,重视完成各种单杠下法动作的技术规律,从技术角度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落地稳定性,同时不能过于依赖海绵坑,适当增加实战训练内容以提高落地稳定性。

2.2.5 单杠项目专项身体素质 经过专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得出,单杠项目专项耐力和专项柔韧在各素质中作用更突出,而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对单杠项目作用相对一般(表9)。

2.2.6单杠项目技术训练

2.2.6.1 单杠项目基本动作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得出。优秀运动员单杠项目常规的主要基本动作有:第1类:向后大回环跳转180°、正转反和反转正;第Ⅱ类:分腿特卡切夫;第Ⅲ类:正掏;第Ⅳ类:中穿前上;第Ⅴ类: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常规的其次基本动作有:向前大回环、向后大回环、反掏、俄式大回环和直体前空翻抓杠。

单杠项目起到枢纽作用的主要基本动作有:第Ⅰ类:向后大回环跳转360°成倒立、向前大回环转体360°成双手扭臂握;

第Ⅱ类:马尔凯洛夫、直体特卡切夫、京格尔空翻、团身后空翻两周越杠抓杠;第Ⅲ类:正掏跳转360°经倒立;第Ⅳ类:中穿前上转体180°倒立;第Ⅴ类: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枢纽作用的其次基本动作有:直体前空翻抓杠和团身前空翻两周越杠抓杠。

2.2.6.2 单杠项目动作技术创新 这里以单杠项目为主,将体操动作技术动作创新分为基本动作技术创新和高难度动作技术动作创新。

基本技术是要通过基本动作和基本难度动作来体现的。基本技术创新大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渐进创新法是基本技术创新的最主要方法。高难技术创新的途径不尽相同,可分为移植法、递进加难创新法、综合创新法、生物力学法、逆向创新法和高难动作连接技术创新法等。

2.2.7 单杠项目心理素质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优秀运动员单杠训练的重要内容。单杠在体操诸项中属于高器械项目,以动力性动作为主,动作速度快,变化复杂,动作难度大,危险性也大,因此,教练员要培养优秀体操运动员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要求运动员既大胆,又细心的习惯。专家和教练员认为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训练水平起到重要作用(重要性为4.5分)。

2.2.8 单杠项目的比赛能力 通过执教实践以及访谈、问卷调查得出,提高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比赛能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分别有:提高单个超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加强高难度动作连接的训练,提高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衔接;坚持强化成套动作和超成套动作训练,提高单杠比赛的成功率;多进行成套实战训练、队内测验赛和模拟比赛;多参加大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以及身体机能能力;培养运动员对动作技术的调节能力以及注重心理训练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2.2.9 单杠项目运动负荷与体能恢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教练员、运动员为了战胜对手,提高运动成绩,不断地挖掘人的潜能,使运动负荷总量不断上升,最近10年间各项目的年训练负荷总量增加了近4倍。

较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趋势下,体能恢复显得格外重要。有效地控制运动量和强度的节奏是促进恢复和提高体能能力的前提。积极性恢复、合理膳食、营养补充、充足睡眠、按摩、中医药手段以及自我调节是促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疲劳恢复的重要手段。

2.2.10 单杠项目自我保护能力 单杠训练须格外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保护与帮助是竞技体操训练的一大特点,是运动员掌握动作、提高技术极有效的手段。单杠器械高,再加上目前单杠项目高难度动作增多,使得成套动作容易失误,除教练员的保护与帮助外,更多的是需要运动员具备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也被视为提高我国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重要性得分3.83分)。

2.2.11 单杠项目运动损伤 在优秀运动员单杠训练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运动损伤对提高我国单杠项目训练水平重要性分值为3.83分。单杠项目的运动损伤应以“重在预防,及时有效应对”为指导思想。只要找到单杠高难度的动作容易受伤的一般规律,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伤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受伤。有了一般的小伤也不必完全休息,一方面要及时治疗,合理休息,注意局部负荷量;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小伤变成大伤,使新伤拖成老伤。

3 结论

1)单杠项目技术的发展历经五个阶段。飞行动作、杠上动作以及下法动作为优秀运动员成整套动作的主体架构。单杠技术正向着更难、更新、更美和更稳的方向发展。

2)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与编排是反映训练水平的首要标志,动作规格和质量是反映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和改善振浪技术,提高飞行动作技术稳定性,从技术角度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落地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专项耐力和专项柔韧是动作质量和顺利完成成套动作的保证。须将专项耐力和专项柔韧作为单杠项目身体素质训练的重点,训练的全过程中常抓不懈。

4)系统训练中应充分重视基本动作技术的训练,尤其是对于发展难度起到枢纽作用的基本动作技术,更应该贯穿于训练的始终;心理因素是保证单杠高质量训练,比赛时技术稳定发挥以及夺取比赛胜利的重要基础,应主动加强心理控制能力的培养。

5)坚持强化成套动作和超成套动作训练,加强成套实战训练、队内测验赛和模拟比赛,多参加世界大赛,积累比赛经验,有效地提高优秀运动员单杠项目的比赛能力。科学地调控运动量和强度的节奏是提高体能的有效途径。采用积极性恢复、合理膳食、营养补充、充足睡眠、按摩、中医药手段以及自我调节是促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体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6)注重自我保护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中应主动、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单杠项目的自我保护能力,以提高单杠训练效果和比赛能力。单杠项目运动损伤重在预防,而思想重视则是重中之重。主动加强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训练是体操训练预防伤病的关键手段。

上一篇:奥林匹克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 下一篇:成本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