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时间:2022-03-26 02:26:40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混凝土以其优良的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可模性和易于就地取材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优异的工程材料;然而,混凝土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抗裂性能差即是其主要缺陷之一,它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几乎无所不在。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被普遍采用,使建筑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克服了预制板裂缝的现象。但是由于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建筑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裂缝。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

根据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现浇板四周板角部位的板角裂缝。该类裂缝各类楼层均常出现,裂缝与房屋开间方向成45°角,中部宽两端窄,裂缝多出现在现浇板上部。

1.2、现浇板横向裂缝。基本均出现在板跨中受弯应力最大位置,裂缝多出现在现浇板下部,甚至会横向贯通整个房间。

1.3、穿线管位置裂缝。该类裂缝沿穿线管布设位置产生,由于线管斜向布设较多,所以裂缝以斜裂缝居多,此类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线管放置位置太靠板底。

1.4、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1.5、现浇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 cm 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1.6、顺着预埋管线方向产生的裂缝。

2、袈缝产生的原因

2.1、建设单位的原因

2.1.1、建设单位随意改变图纸,改变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

2.1.2、业主在招标时一味地压低建筑造价,要求不合常规的交工日期。不切实际地压低造价,压缩工期,导致施工方无利可图,只好偷工减料,一味地赶工期。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房屋超长而又不留伸缩缝。

2.1.3 业主过分的追求外观造型,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凹凸即转角较多,会在转角处形成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易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极易产生裂缝。

2.2、施工单位的原因

2.2.1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如果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或板上施工过早施加荷载,基础不均匀沉降等。也会导致板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为穿透性的。这也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2.2.2 浇捣混凝土前,板的钢筋无保护层垫块或保护层垫块分布太均匀。浇捣混凝土前,板的钢筋无保护层垫块或保护层垫块分布太稀,会造成钢筋的作用减弱,而使混凝土板产生裂缝。

2.2.3 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的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2.2.4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住宅建设中,也有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的裂缝,是由于用来制作现浇板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如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则产生既短又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多产生在混凝土硬化的早期;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有时碱----骨料反应,也会引起裂缝。

2.3、设计方面的原因

2.3.1、板件厚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板厚度控制不好,在加上板的混凝土震捣不密实,这类板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裂缝。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是由钢筋和混凝同承担的。板件过薄,板的刚度就势必会减弱,板中受力钢混凝土应力就会增大以致出现“超载”现象,从而产生裂缝,这类裂缝也往往是穿透性的。

2.3.2、混凝土级配不合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以及浇筑过程中水灰比不稳定,在混凝土拌和时,所用砂应该采用中粗砂,如果沙砾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造成混凝土板的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的膨胀性的缘故。

2.3.3、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而造成的裂缝。如果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会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疑土的受压应力,从而造成裂缝。该原因产生的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这类裂缝将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

2.4、养护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不注意养护。使得混凝土强度增长时,失水过快;特别是在施工环境温度及混凝土养护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模板容易变形,混凝土板也极容易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称为不规则裂缝。

3、防治裂缝产生的措施

3.1、针对建设单位方面的措施

工程建设的各方应该多协商,建设方更应该多与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协商,不要擅自更改图纸。在开工前,应该督促监理单位写出监督计划,施工单位要写出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报告。在工程建设开工前,要组织好图纸汇审,特别是结构图,要复核板厚及钢筋的配制、变形缝的留设等。

3.2、针对施工单位方面的措施

首先,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尤其在浇筑混凝土时,监理人员必须旁站,及时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必须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其次是把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必须选择优质原材料,严格控制粗骨料的片状含量和砂、石的含泥量,拒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并根据在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时,应明确混凝土的性能、品质要求。

3.3、针对设计方面的措施

控制混凝土现浇板的拆模时间。施工时,应该多留两组试块。其中一组放于养护池内做标准养护28天,一组用于同条件养护。在拆模前,先进行试压,达到强度后方可拆模。由于近年来施工上料多用塔吊,很多施工单位将材料集中堆放于塔吊臂的半径范围内,因此,现浇板堆放施工荷载应该分布均匀,且避免过重致使现浇板“超载”。 浇筑混凝土时,应该保证板的厚度。在试配前,一定要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极配,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砂率、用水量及根据构件要求的坍落度、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等。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将影响其强度等级;骨料过大将影响现浇板的有效厚度;若砂率过大,含泥量过高,也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4、加强对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因此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防止早期脱水、表面干裂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现浇混凝土楼板往往缺乏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

结束语:

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很多,相当复杂,处理起来,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并控制好材料质量,做好配合比试验和后期养护工作。同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防止出现工程隐患,以免造成重大损失从而使工程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丁捷.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 山西建筑. 2007(18)

[2]潘琴芳.高层房屋建筑防止砼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J]. 科技资讯. 2006(11)

[3]齐秀梅.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怀宇.现浇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广东科技,2007,

上一篇:房屋安全鉴定研究 下一篇:地下车站防水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