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3-24 05:03:56

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

摘 要:“学生满意度”是一个舶来概念,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是指高职学生对学院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主观评价,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比较抽象,因此,有必要收集数据、构建具体的模型开展测评。本研究以高职教育学生为满意度测评对象,抽取长株潭地区486个样本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整体情况较好,与学生对创业就业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学生对辅导员管理满意度测评最低;“教育服务”和“教学师资”因子对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的影响较大,高职学院应继续注重高职教育的整体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优化教育服务,加大实验实训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高职教育;测评

作者简介:周剑(196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化工技术职业学院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长株潭地区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编号:XJK014ZY008),主持人:周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75-03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迅速扩张,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2012年,高职教育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湖南有高职院校68所,其中长株潭地区有高职院校46所,占湖南省高职院校的67.64%,长株潭地区的高职教育在湖南省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高职教育已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录取分数一降再降,造成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便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学生是高职教育最直接的顾客,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学生的满意程度。学生的满意程度既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又对学院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自21世纪初高校学生满意度测评引进我国以来,逐渐在学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至今已涌现出不少文献讨论中国高校学生满意度的测评问题[1]。

国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学生满意度调查活动。为了满足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需要,美国进行了大学生满意度调查。1993年劳瑞・思克里纳和斯代芬尼・朱里叶特设计了“大学生满意度量表”,并且由Noel-Levitz公司出版,1994年开始实施调查,每年进行1次。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成熟的规模体系,并有较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我国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在指标的构建和调查实践上相对来说还不成熟。2002年,沙嘉祥、王国强等人在对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该测评指标体系涵盖包括了高等教育服务的各个方面,分别从学科建设、师资、课程讲授过程、学校管理过程和其他方面五个方面来构建学生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李桂荣、李志(2010)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数据,分析了高职学生满意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选准五大突破口,提出了提升学生满意度的对策。高群、张林英(2011)在参考ACSI和ECSI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李振祥、文静(2012)认为高职学生整体上满意度较高,学生对人的量表因子的满意度高于对制度与物的因子的满意度,学生个体变量对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2]。

总之,我国对高校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中,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相对薄弱,对学生满意度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大多是在借鉴和应用国外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国高职院校自身特c与实际情况进行的,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阐释或测量高职学生满意度的一般理论,对于某一区域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探讨相对较少,针对长株潭地区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的几乎没有。

二、研究设计

学生满意度测评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在衡量标准”和自己“内在标准满意度”而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采取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想法和评价[3]。目前研究者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各种校园经历的期望(既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对这种期望的满意程度。

(一)样本与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和项目是在借鉴相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后加以修改设计的。问卷内容从学校形象、教学服务、师资队伍、创业就业、后勤保障、自我学习、辅导员七个方面调查学生对学校总体评价。为了使统计结果较为准确、科学和客观,测量工具为李克特7级量表,量表刻度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按照1-7分计分,对测评指标和项目进行调查统计。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选取在校学生为主,样本选取为长株潭地区高职学院会计专业486名学生,其中男生88名,女生为398名。共发放调查问卷486份,回收478份,其中经过筛选,去掉无效问卷16份,有效问卷462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8.43%。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2.满意度量表的因子构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满意度量表的各题目形成7个因子,分别为“学校形象”、“教育服务”、“教师教学”、“创业教育”、“后勤保障”、“自我学习”和“辅导员管理”,7个因子共同对整体满意度进行解释,本研究分别对7个因子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测评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的状况。

(二)研究方法

研究的数据主要使用软件SPSS进行分析,按照步骤进行。首先对高职学生满意度的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从整体上探讨学生满意度情况,采用频数分析以及均值分析等统计方法来实现;其次,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学生满意度中不同因子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情况。

学生满意度的计算一般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公式为:PSSI=∑WiXi

式中:PSSI――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Wi――第i个测评指标的权重;Xi――学生对第i个测评指标评价的均值[4]。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检验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克朗巴哈α系数法[5],经过预调查和修订考核,本问卷的Cronbach'sα值为0.978,大于0.7,问卷信度水平可以接受。量表的建构效度,则采用Kerlinger衡量建构效度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项均落在因子内,而且每个题项只在一个因子上的载荷超过0.5,方差解释率为74.486%,超过50%的要求,问卷具有建构效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的状态分析

从学生对学校形象的总体满意度、教育服务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创业就业满意度、自我学习满意度、辅导员管理满意度以及满意度量表各因子的均值,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状态,评价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对总体满意度题项作答的均值为4.15,标准差为 1.021,高职院校学生平均评分落在“基本满意”到“满意”之间,所以,基于总体满意度频数分析结果与均值,高职院校学生总体满意度较好,其中,“基本满意”与“较满意”“满意”三项占总数的81.7%;为“基本满意”以上见表2。

(三)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以高职教育服务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各个影响因素的得分为自变量,运用SPSS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

T=0.518+0.189T1+0.23T2+0.257T3+0.198T4+0.126T5+0.188T6+0.060T7

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3。

研究显示,影响学生对高职教育满意度因素依次为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服务、创业教育、学校形象、自我学习、后勤保障、辅导员管理,其中,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服务为最主要的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对辅导员满意度测评最低,服务倾向对学生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服务倾向越高的高职院校,其学生满意度水平也越高。为提高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供以下建议: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辅导员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高职学生工作中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之一,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和需求的多样化,要求辅导员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宿舍环境卫生等都要为学生提供服务。辅导员必须具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6]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高职学院要给辅导员经常提供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辅导员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辅导员一定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地用行动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创造成长平台,提供成长服务,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可。

(二)优化教育服务,加大实验实训的投入

高职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符合学生期望的办学宗旨、培养方案以及质量方针,要根据教育服务的能力和条件如师资力量、学校规模、专业结构、教学设备、服务设施等,确保为学生提供满意的高职教育服务;从学生的需要和期望出发,优化教育服务。高职教育的特色是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学习与企业行业发展紧密相联,实验实训的建设要以学生娴熟专业技能的掌握、高尚职业素养的养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确保学生的实训实践质量。加大实验实训的投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综合长株潭地区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调查分析的结果可知,“教师教学”因子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影响较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继续强调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的角色[7]。同时,要注重教师“直接参加与职业相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提升‘双师型’素质和能力,促使教师由学术性知识为主向实践性知识为主转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学院教师要求掌握的信息知识更全面、专业性更强和实践水平更高,应广泛开展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培训,开展信息化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慕课比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资源建设步伐,建立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测评机制。

(四)指导学生创业就业、切实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从此次长株潭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满意度水平和期望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创业就业满意度测评水平也比较高。高职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期望值处于较高水平,就业成为关注的重要方面。创业就业教育以校内的创业园或校企合作教学基地作为教学载体,开展创业大赛,通过层层选拔,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体验创业全过程;加大创业技能与专业技能比赛和抽查的结合,设立创业指导室,安排教进行创业辅导与咨询,持续加大对潜力型创业项目的扶持,引进创业型企业家充实师资团队。经常进行学生创业就业满意度测评,锻炼形成较强创业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雅君,熊庆年.“高校学生满意度”再认识[J].江苏高教,2016(4):56-61.

[2]李振祥,文静.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及吸引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8):71-76.

[3]林飞宇,李晓轩.中美高校学生满意度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5):115-118.

[4]刘金兰,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35-38.

[5]林丽卿.高职学生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高教论坛,2013(11):89-92.

[6]林琳.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84-87.

[7]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J].教育研究,2013(2):111-119.

上一篇:驾驭新媒体实现科普高效传播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国画技法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