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23 11:59:36

成人高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企业对员工能力需求变化及教育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人高校进入转型期。已有的一考定评的考核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势,亟须调整和完善。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为例,通过改革实践及成效分析,明确提出成人高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应注重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等原则。

关键词:成人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目前,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核心功能的确立,都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创造能力、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再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已越来越被企业所看重。成人高校作为现代企业员工再培养的主要基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就决定着成人高校未来的办学模式及发展走向。同时,成人高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阵地,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学校开始了职业化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建设,并提出促进学生成长的“成人、成才、成功”三阶梯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职业化教学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对教学的实施、效果等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组建课题组开展了成人高校学生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改革前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现状

为全面了解学校课程考核评价状况,课题组对学校开设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统计,并组织了面向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专题座谈会,主要对学校课程考核评价的形式、内容、学生能力培养、评价主体等问题进行调研。

1.考核方法简单、片面

在教师所授课程中,88%的教师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进行,二者比重为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课程考核注重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

2.缺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及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技能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的考核有所欠缺,只有12%的教师所授课程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6%的教师考核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反馈机制

期末考试主要采取理论考试(纸笔)或提交一份作品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没有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反馈。

4.考核改革需求

师生均认为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认为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更符合成人学习特点;认为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将学生、相关课程教师、企业和行业人员纳入考核评价主体。

改革实施情况

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下,学校开展了学生考核评价改革工作。改革总体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综合职业素养为重点,突出课程考核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在评价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同时,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发展动力,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其职业发展与进步,实现其自身价值。

1.考核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参与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课程在其评价中增加了课堂学习表现、团队分工协作、逻辑思维、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课程考核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更紧贴专业技能、职业实战情况。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内容;开始关注学生在情感、动机、信念、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方面发展的评价。

2.考核主体趋向多元化

课程评价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除本课程教师之外,还增加了相关课程教师组教师、学生、企业和职业证书认证机构等人员参与到评价当中。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增强了课程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实现了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评价更为客观真实。

3.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终结性考核方式,采用开卷和闭卷考试、答辩、调查报告、设计性大作业、团队活动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从过程性考核方式看,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后,过程性考核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出勤、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网上学习这几种方式。特别是网上学习已成为学生过程性考核需求中的首选。

4.考核过程注重全程化、动态化

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不同时段,对学生实施诊断性、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形成动静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参与改革教师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加大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性考核比重均在总比重的50%以上。

5.考核评价根据学生特点分层设计

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经历、工作经验均存在差异性,这是成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考核中需要教师特别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考核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实施了分层教学、分层考核。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在课程作业、课后任务中划分难度层次,设置不同的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并根据作品质量及完成速度计分。

6.考核评价按不同专业课程类别进行推进

学校经管系、基础系、计算机系和艺术系四个系参加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后,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推动并创新了学校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经管系将本专业管理类课程分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两大类。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模拟仲裁、调查报告、小组辩论、专题演讲、实践操作等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并将教师、学生、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机构等纳入考核评价主体。针对综合实践类课程,则将企业模拟实战等实践全过程纳入课程考核范畴。在考核中突出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础系主要以“基础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作为重点开展考核评价改革,提出“1+X”课程考核评价体系,“1”是考察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日常应用技能。而“X”则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特点,划分为若干个专业英语考生群,对其专业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个性化考核。计算机系和艺术系则根据专业特点针对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训课采用随堂作业、大作业、上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学生整体技能学习情况和知识系统掌握情况。

改革成效

1.基本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考核评价理念

学生是整个考核评价的核心人物。通过改革,在整个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逐渐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不仅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采取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采用分层次、个性化考核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经历、工作经验差异组织评价,尽可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其进步,带动其学习自主性。

2.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改革,将课程考核评价有机融入了教学全过程,“教、学、考”结合,形成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风、学风、考风的建设。通过对各班级的考勤统计,发现实施考核方式改革的班级学生出勤率明显增加。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对于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来说,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对于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则起到了督促作用,同时通过过程学习的考核提高了最后的学期成绩,大大减少了不及格率。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考核评价内容丰富化,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考核评价改革实践后,学生考核评价增加了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课堂学习表现、团队分工协作、逻辑思维、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而且还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在情感、动机、信念、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方面发展的评价。考核评价更加注重了学生实操技能的学习促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促进作用凸显。

4.考核方式多样化、过程全程化,树立评价即学习的价值取向

从终结性考核方式看,学校基本形成了由开卷和闭卷考试、大作业、团队活动考核、成果展示等形式构成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评价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课程的考核变为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不同时段,对学生实施诊断性、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全程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及成效。全程化考核评价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评价可以成为其学习动力,评价可以提高其学习迁移能力,促使其进行反思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5.学生对考核评价改革满意度高,参与考核评价观念转变

在课题组对学生课程考核改革情况及学生对改革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学生对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总体满意度在93%以上。此外,学生对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逐渐认可。参与课程考核改革的学生一致认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是适合成人学生的考核方式,学生对任务驱动式考核方式更为热衷,对于采用团队协作、考核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课程,学生评价较高。

6.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考核方式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事先做好各个考核项目,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考核目标和操作流程。考核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及质量情况、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同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在本学科领域方面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严格按设计执行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改革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题组经过总结认为适合成人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应遵循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原则实施。

研究建议

目前,学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为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参考、可推广经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研究。

1.强化课程考核评价理念支撑

成人高校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要树立与职业化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念,并注重紧密结合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改革来开展,进行一体化设计,使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与教学改革形成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2.加强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考核结果反馈

学校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较以往有较大增加,需对考核的项目、评价标准进一步研究、实践,形成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考核结果反馈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既要公布成绩,同时也将学生的个人能力、认知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3.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保障及监督制度

结合目前课程考核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情况,学校应及时配套相应的管理机制,以保持改革成果,规范课程考核有序、科学开展。制定引导、规范、推动考核评价改革发展的指导文件及激励保障机制,带动更多教师加入改革行列,调动教师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监督、调控、反馈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4.细化改革成果,形成可推广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针对各系已开展的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情况,认真梳理各门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内容、评价主体、激励措施等,形成适合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并在同类院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田友谊.当代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蔺丽娟.普通高校课程考核现状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3 .

[5] 李念良,李望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科学导刊,2009(12).

[6] 潘玉驹,何毅.凸现学生主体性:高校学生评价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7] 潘玉驹,陈文远.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8] 吕倩娜.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学生评价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8).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

上一篇: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困惑与对策探究 下一篇:一种面向研究生的复合型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