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课新探

时间:2022-03-23 10:08:03

作文教学课新探

摘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既能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文课型。

关键词:作文课型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初中不难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型极其单调,总也走不出作文教学的那个老套路,那个由老师指导写作课――学生练习写作课――作文讲评课组成的单调的机械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一提作文课就头疼,更无所谓激起创作的热情与火花了,我们语文老师也是叫苦连天。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再现原版或者七拼八凑……作文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展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而且其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手段。我认为作文无秘诀有方法,无定体有规范,无捷径有门道。

一、 写作方法指导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写作教学而言,不变的文理、基本的技法和成熟的语言永远是不争的内容。每种文体的写作要求都要自成系统,每个自成系统的要求又都会完整地体现在一篇具体的文章里。这类课要求通过读、议、评、写等课内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实用而有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教学《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这一课时,教师可从学生作文中选出两篇代表作,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在读中议,议后说,启发他们领悟作文应当关注生活,大胆解剖“自我”,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思及喜怒哀乐,以便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这样把不吐不快,一吐为快作为作文的兴趣、动力,并把以前那种被动作文变为主动作文,这样作文的现状将大为改观。

二、作文点评课

评改作文似乎是教师的专利。我们总是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圈点、勾画、眉批、尾批,这是何等的“敬业”啊!可是学生大多不领情,不看评语,只看分数。这样批改作文,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严重脱离了写作主体,极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评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无权也不应该帮学生修改作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他们自己的作文:在互评作文前教师在班级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扎实的学生,分别修改同学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这种方法效率高,而且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每次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遇到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以便取得共识,这就使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变成开放型,破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形成。

三、亮点展示课

有时教师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的写作现状,要亲自批阅作文。并挑选出好的有亮点的作文,让小作者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在写作中的真实感受,向大家全盘托出,然后师生共同对习作进行评说。这样不但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中获得熏陶与感染,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优秀的小作者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自由驰骋课

所谓自由驰骋课也就是常规教学中的写作课。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历来是训练学生写作的一种方法。但总是老一套,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缺失了,千人一面的作文多了。所以 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出个性来。当然,老师在培养学生个性中是能够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的,而不是把“牵牛式”改为“放羊式”。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下这一方法,效果很好。每学期的上半学期只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作文篇数,题材自选,体裁自定,题目自拟,只需结合每册课本讲的作文知识,“随便写来”,结果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 共同欣赏课

这种课主要是教师把自己收集的经典时文、美文、构思精巧文、手法别致文,语言幽默文等有特点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读或老师朗读,让学生听后从中获得启迪。共同欣赏课既可以向学生提供一种写作成功的思路,又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更多的写作方法。

六、 阅读摘抄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文章读的多了,在写作时才能写出充实的东西来。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平时多看书多积累。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书,如何进行摘抄,如何归类,并经常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到课外广泛涉猎的兴趣,这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点滴思考和实践。这些课型在平时教学中交叉实施,既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拓宽其知识面。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作文教法的全盘否定和代替,只能算是对作文教学的另一种诠释与探讨。

参考文献:杨海燕《作文批改二题》

周新《作文可以这样诠释》

刘宏《给学生一个表现个性的空间》

上一篇:创建有效课堂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 下一篇: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