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谈体育教学中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23 03:00:36

学会生存:谈体育教学中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生存能力,是时代变革的迫切需要。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以提高其自护防范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生存教育; 学会生存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21-001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发生受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它们如同一个个黑色的旋涡吞噬了许多少年美好的花季。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期意外死亡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某些地区正常死亡与意外死亡的比例高达1:19。可见,意外死亡已成为我国O~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窒息、溺水、车祸、中毒、跌落、烫伤、动物致伤等,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存能力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本文对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存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

目前大多数学生由于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及父母的呵护,造成其生活上求安逸,欠缺吃苦精神。自理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缺乏防范意识等现象。他们对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既无感性体验,又无理性认识。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生存意识、生存习惯和能力的教育,所以,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培养其对生存意义的认识。例如,“抬杠”游戏,让学生体验要对他人负责,他人的生命健康与你直接相关,不要因为你的失误而成千古遗憾;被抬的同学要注意,不管碰到什么情况,都不能松手,只要手不松,头就不会先着地,明白脑袋是生命中枢的道理。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新时代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新世纪的新特点。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孩子生存适应能力的强弱,虽然有先天遗传的影响,但后天的锻炼则显得更为重要。

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是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学习阶段的具体化。学会生存是当代社会及未来世界对人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利用体育课进行一次“野外生存挑战赛”――即野外登山活动。这是体育课程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生存技能培养的一项活动。它将会接触到安全、急救、包扎、攀爬等一些生存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野外登山活动中,学到生存技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求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态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

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走楼梯不慎摔倒;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踩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将生存技能的培训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全新诠释。例如利用体育课进行一次“森林探险”――即野外探险活动。这是体育课程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生存技能培养的一项活动。它将会使学生接触到安全、营救、攀爬等一些生存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野外探险活动中,学到生存技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这种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得到了增强。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断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的理性教育,使他们明白,一个有较强生存能力的人,至少应该具有自强、自信、自立、自护、自救、自防等多方面能力,有了这“六自”,在人格上能高洁儒雅,在心理上能坦荡磊落,在品德上能傲岸独立,在体魄上能康健强壮。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练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基础,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钮则诚.生命教育――学理与体验[H]广州:高宝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社,2004(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H]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4)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H]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

[4]上海新城教育事务所.生命安全的自我保护[H]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5)

上一篇: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学习有感情朗读 感受文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