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学生表扬艺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2 04:45:45

心理学在学生表扬艺术中的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很多时候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有实验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越足,做事情的成功率就越高。自我肯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增强学生的毅力,并保持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从何而来?有则小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有个小男孩因为身患脊髓灰质炎、瘸腿等病症而心灰意冷、寡言少语。有一天其父亲拿了几棵树苗要他们兄妹几个栽种,并许诺谁栽得好就给谁买礼物。这个小男孩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也同兄妹们栽了树。但他并没有信心将它们养好,因为他不能像兄妹们那样随时照顾它,因而也没有精心去照顾它。令人意外的是,几天后他栽种的那株树苗长得十分旺盛。父亲如约给他买了他心爱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虽然后来他偶然得知父亲私下帮他浇花的秘密,但他逐渐乐观开朗起来。几十年后,他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来源于自我认知,而且来源于外部的激励和表扬。可以说,表扬的心理需求伴随整个人一生的成长。罗斯福的父亲正是洞察了罗斯福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相应地采取了表扬与激励手段,成就了一个伟人的传奇人生。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注重表扬的艺术,方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针对学生对正能量表扬的心理需求,表扬应坚持适时性。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学生有进步、有成就、有正能量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当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闪光点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还在于学生在思想、品德、友情、孝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能量,都是教师实施表扬的关注点。心理满足焕发出来的激情足以促使学生储积更多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对知识学习和生活成长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正面的催化作用。适时性包括经常性、及时性,学生一旦某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心理上就期待被认可,这时候的表扬如锦上添花。反之,拖得越久,激情消退,作用也会衰减。另外发散思维,表扬还可不局限于本人,如果当家长、亲属在场时,及时表扬家长教育孩子有方,@种能够给家长、家庭带来荣耀而形成的内驱力万万不可小视。

第二,针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层次区别,表扬应该讲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在于要摸清个体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学生成绩的好坏、智力的高低、家境的贫富,乃至身材胖瘦和容貌美丑都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该观察、掌握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不能平平淡淡、一概而论。如成绩经常差一、二分就是满分而本次考试得了满分的学生,教师应当大力表扬,利于学生今后改掉粗心的毛病。但对于学困生,一、二分的进步不宜同等进行表扬,弄不好还会招致其他同学的讥讽,使其无地自容。但如果学困生总分不高,而名次有较大提升,则可以侧重在进步方面给予大力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

第三,针对学生与生俱来的平等、公平的心理需求,表扬应坚持公正性。学生追求平等、公平,是希望自己获得社会的认同,受到社会同样的关注,有享受同样待遇的权利。在这种心理预期下,教师的表扬就要把握分寸,特别注意公正性。同为一件事,教师表扬了甲同学,但不表扬乙同学,或者大肆表扬甲同学,而对乙同学的表扬只是蜻蜓点水,乙同学的心理感受可想而知。另外,还要注意表扬的频率,如果将表扬始终集中在少部分学生身上,“春风不度玉门关”,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有亲疏厚薄之分,其他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心理抵触,教学和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针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表扬应当注重策略性。我们说表扬是一剂良药,但必须辨“症”施治,不能滥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强弱之分,有的学生内心脆弱敏感,有的内心强大,宠辱不惊。心理敏感者对于突如其来的表扬猝不及防,辨别不了好坏真伪,即使是真诚的表扬,他也会误以为是嘲弄讥讽,接受不了。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表扬也要审慎、讲求策略,做到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起到表扬激励的作用。反之,那些经常受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患“表扬疲劳症”,有“耐药性”,一旦没有了表扬,他们的情绪有可能一落千丈,再遇上挫折,有可能走上极端。所以,作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表扬手段一定要讲求策略,不能滥用,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总之,将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的表扬艺术中,是广大教师应该重视和需格外关注的课题,运用得得心应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转化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教学理论研究 下一篇:培养良好习惯 提升学习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