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收藏热

时间:2022-03-21 07:38:39

媒体与收藏热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收藏,正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与此相辅相生,作为疏通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环节――“鉴定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据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达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200亿元,且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当前国内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空前火热局面。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时代挺进。

这一收藏的社会化除了市场的规模性和民间性不断扩大延伸外,还体现在由媒体参与的互动性和专家指导的经常化上。而作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无疑在文物知识以及收藏导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纷纷上马收藏、鉴宝栏目,而由媒体牵头组织的各类专家鉴宝活动也频繁举办,更是促进了收藏社会化的进程。

媒体与藏识

文物古玩的收藏、传承与交易,最重要的基础是辨识。有“辨识”才可能有“收藏”。而对一件收藏品作出准确的判断,则需要具备丰富的收藏知识。藏识即财富,这是收藏界公认的真理。藏识越多获利越丰。而通过媒体获得藏识,已成为目前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

近年来,各类媒体数目繁多的收藏、鉴宝栏目,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广博的藏品知识,如中央电视台的《鉴宝》、天津电视台的《艺品藏拍》、河南电视台的《盛世收藏》,以及各类报刊上的收藏板块,都成为收藏爱好者学艺的好途径。以中央2套的《鉴宝》为例,通过收藏品这一载体,利用收藏者与鉴定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发掘宝物所折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收藏鉴定内容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传递相关投资技巧和市场行情的同时,也使受众了解了更多的收藏知识。

媒体与藏品鉴定

凡是以收藏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书刊报纸都会对收藏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最基本的就是普及了文物鉴定,促使更多的人关注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同时也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收藏和投资。

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流入艺术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二是涉足艺术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三是创新高的艺术品越来越多。这种文物艺术品收藏投资热潮催生了各地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活动,近两年来,由各类媒体收藏、鉴宝栏目牵头举办的收藏品鉴定活动不胜枚举,这些节目、活动将文物艺术品鉴定活动的程序、方式、依据、方法等具体内容,通过文字或图像形式,鲜活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把社会各层次的公众对收藏投资文物艺术品的心态、行为、水准等一系列现状展示给大家,更重要的是把每个鉴定人员的仪态、举止、学识及道德水准、功利追求暴露在公众面前,使受众既丰富了收藏知识,也以此为鉴,形成更加理性的收藏价值理念。尤其是在各种类型的鉴宝藏宝电视节目里,来自各个岗位的鉴定人士和持宝人用自身的表现,使这个舞台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媒体收藏栏目的娱乐化生存

当央视古玩收藏类栏目《鉴宝》的收视率竟然超过了其他貌似更大众的综艺节目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收藏也终于被“娱乐”了。

《鉴宝》的前身,是很严肃而且一本正经地做“收藏文化”的,可从收视率上看,则属于边缘化节目。在唯收视率论的今天,末位淘汰市场效应是铁的法则,收视率是一个电视节目存在的“硬道理”,即使是收藏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节目,如果不大众、不娱乐,也不会有收视率,当然也就没有广告商,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目前央视的《鉴宝》栏目,无论是主持风格和专家鉴定的过程与结果,还是藏品的玄机和受众评估,都明显表现出一种娱乐化的成分。尼尔・波兹曼在《娱乐之死》中这样写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而在这个文化话语的场域里,电视节目必然只能选择娱乐化。

报纸杂志也同样如此,如果一个报刊的收藏版,在开设的时候就被捆绑了销售广告版面的任务,这个版面能做成什么样呢?可以想象,在短期内:第一,它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吸引最大多数人的注意;第二,它可能被迫去取悦包括拍卖公司在内的广告商。在市场的压力下,每个媒体都面临着生存的问题,而娱乐化、大众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

仓廪实而知礼节,国家兴方重收藏。收藏事业的繁荣是一个渐进式过渡和阶段性突破的过程,需要更多社会层面的互动参与、呵护关注,而媒体作为导向和展示的平台,对于引导收藏爱好者科学理性投资、提高对古玩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传播文化历史知识、推动收藏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我国近年来媒介批评的得与失 下一篇:热线新闻采编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