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时间:2022-03-21 09:12:58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临床疗效及指导其护理的价值。方法 对16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并且积极预防或处理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形成,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放置是否正确、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血液透析使用留置导管时,血流量可达200~250 ml/min,所有导管均可以保证血液透析充分进行。16位患者中平均留置为9.1个月,有三位患者使用时间超过2年,仍能正常满足透析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导管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3次,前两次次经抗菌素治疗后恢复正常,2个月后再次感染,治疗无效取出导管。有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渗血,经处理后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深静脉留置导管,永久性;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49-02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已经不能正常运转的肾脏清楚人体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对于维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血液透析治疗中,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1]。我院近年来采用放置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因心功能较差不适宜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行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放置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5~80岁,所有患者均为多次内瘘失败或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以及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内瘘建立的透析患者。所有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正确使用留置导管:病人在血液透析结束时应常规消毒导管,并用无菌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15毫升,以冲净管内血液,严格按照导管要求的抗凝溶液量,注入20 mg/ml 的肝素盐水,推注末注射器内正压,另一手同时快速夹好动静脉管路夹子,以防止管腔内血液反流。高凝者必须加大肝素量,甚至使用肝素原液封管,以确保管路通畅。在透析开始前抽出封管液后也要用生理盐水加压冲洗双腔导管。

1.2.2 预防感染 因尿毒症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尤其是置管病人,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关键。要定期给导管周围皮肤消毒,观察分泌物的情况。

1.2.3 预防血栓形成 留置导管因使用时间长,血液呈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受压扭曲等原因易引起血栓形成。如有血栓形成,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法。

1.3 疗效观察 根据患者住院记录和出院后随访情况,记录患者永久性静脉留置导管的放置情况和放置时间,记录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导管血栓形成、渗血等。

2 结 果

16例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血液透析使用留置导管时,血流量可达200~250 ml/min,所有导管均可以保证血液透析充分进行。16位患者中平均留置为9.1个月,有三位患者使用时间超过2年,仍能正常满足透析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导管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3次,前两次次经抗菌素治疗后恢复正常,2个月后再次感染,治疗无效取出导管。有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渗血,经处理后明显改善。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小型的血管吻合术,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能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液,能充分保障血液透析的血液需求[3-4] 。一般来讲,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对于那些血管条件差或者是心血管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根本无法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去建立血管通路。另一方面,临床上常使用临时性深静脉留置管建立血管通路,相较而言,临时性深静脉留置管置放操作简单,但所诱发的并发症较多,患者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而相比于临时性留置管,永久性导管带有一涤纶套,有皮下段,能大大减少感染和导管脱落的概率[5];另外,导管的动静脉开口均在顶端,不易发生附壁的情况,其导管生物相容性更好,不易发生导管血栓的情况;最主要的是,其导管的位置更深,血流量更为充足,血液透析的效果更好。但是虽然优势明显,但是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置放的风险较高,在术前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

关于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护理问题,因为患者自身机能较弱,加上深静脉置管本身的风险,建立良好的护理机制非常必要,对提高患者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均有显著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16例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血液透析使用留置导管时,血流量可达200~250 ml/min,所有导管均可以保证血液透析充分进行。16位患者中平均留置为9.1个月,有三位患者使用时间超过2年,仍能正常满足透析要求。说明只要做好详细的术前准备,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置放确实安全有效。在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导管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通,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3次,前两次次经抗菌素治疗后恢复正常,2个月后再次感染,治疗无效取出导管。有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渗血,经处理后明显改善。说明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置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均能妥善解决,说明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是一个有效和安全的血管通路方式。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斌,季大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措施.肾脏病与透析[J].肾移植杂志,2009,9(17):156-158.

[2]黄艳;毛红;陈建平;赵微燕;周秀华;;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长期留置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2,11(15):166-168.

[3]鲍家银,林侃,陈涌,韩涛,姚祖武,陈雷;心内直视术后深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学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10,,6 (13):59-61.

[4]俞小卫,仲向东,林亚缓;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浆膜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6):159-161.

[5]鲍家银,韩涛,林侃,姚祖武,陈涌;心内直视手术深静脉留置管的细菌学分析与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9(11):66-68.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下一篇:新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