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少教多学”实践例谈

时间:2022-03-20 08:12:30

高中语文“少教多学”实践例谈

【摘要】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这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想。在语文教学中,立足学情,深挖教材,创新模式,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化,教学内容的最大化,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从而向我们的理想迈进!

【关键词】理想目标内容模式少教多学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一线教师一直在潜心探究、努力追求,希望能把夸美纽斯的理想变成现实。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少教多学”以其从全面依靠教师的教转向更多地依靠学生的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的教学理念,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和研究。在课程改革

深入发展的今天,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和策略,解决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少教”指的是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的精神既赋予语文学科崇高的使命,也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少教多学”,是新课标新背景下的新的命题。如何实施少教多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个性解读和自身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实际,下面我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扩充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三个方面例谈

自己的实践探索。

一、洞察学情,缕析教材,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化

语文教学目标为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而制定的方向性指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标过高,学生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没精神。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是学情、教材和教学任务的综合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少教多学”为方向,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实现学情、教材和教学任务的“三位一体”, 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个体生命成长的统一体,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以《故都的秋》为例,根据教参思想,教学目标设定为“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习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能力”。这里的教学目标是教材编订者根据整个教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而设定的,关注的是散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只是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具体目标。而生命是活生生的,阅读也是一场生命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钱理群教授曾担忧:“……学生……在个性与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和思考。”如果仅以此作为教学设定目标,学生只能是我们教学流水线上没有生命的“工业产品”,教学者也将掉进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泥坑里。《故都的秋》确实是“形散神不散”典型作品,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可我们不能忽视文章知识背后的鲜活的生命和炽热的情怀,我们更应关注到学生个体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心灵抚慰、情感共鸣的需求。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又增设了一个目标——体会作者炽热的情感。

从古至今,写秋的诗文很多,作者似乎也落入俗套,对秋怀着“悲”的心态。可是,在作者“清”“静”“悲凉”的背后,是“悲秋”还是“颂秋”?以此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那浓郁的爱乡爱国的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借着学生的情感涟漪去探寻作者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学生能看到与惨淡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火一般的生命激情,于是学生能领略到了作者对秋的爱、对故都的爱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对中华文明在那个时代式微的忧患。借着这一情感体悟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感受到了作者在那青天下、牵牛花底下静默中对生命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由此,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内心丰富起来,阅读兴趣也高涨起来。当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丰富内蕴,对本课的“感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终极目标也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课堂教学目标精当准确,可以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抓住课文的难点,切合学生的实际,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以“少教”引发“多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才会高质有效,才能构筑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

二、联系生活,深挖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最大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因此深挖教材内蕴,联系生活,实现单位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最大量,也是实现“少教多学”、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遵循“探究性、问题性、生活性”的原则,以教材为中心,深入教材并能走出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层面,适当进行知识链接和拓展,扩大课堂的生活空间,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大语文课堂。

以《赤壁赋》为例,一般的教学内容是“鉴赏形象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哲理意蕴,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如果仅以此读文,那么课堂内容是单薄的,文章背后的人文情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学生之间依然横着千年的障壁。《赤壁赋》作为一篇经典美文,不仅是“文”学,还是一篇“人”学;不仅是“人”学,还是一篇文化名作。所以,在教授时,我设定了三个层面的内容解读,一为文学的《赤壁赋》,二为人文的《赤壁赋》,三为文化的《赤壁赋》。这三个层面解读的实质是从文本走到人本,从个人精神走向群体性的文化心理解读的过程,也是深挖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过程。

因此,我的教学用心之一是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自然地走到人本。这一层面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美丽坡——发现文章丰富多彩的美;(二)真实坡——走进苏轼内心深处,体悟其乐观豁达包裹下的深沉悲哀。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苏轼作品中诸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某平生无快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些相关句子,充分体会苏轼文字所投射的生命的悲凉与态度的旷达交织的特别情怀。学生对苏轼悲凉情怀体会愈深,对苏轼的旷达人生的认识亦愈深,从而心灵空间亦变得异常丰富起来,对待人生的态度亦将更加积极。这一拓展环节是从“文”到“人”,也是以“人”读“文”,更是以“人”读“人”。

教学拓展之二是,引领学生从苏轼个人精神世界走向古代文人群体性的文化情感的解读,即从文化角度读《赤壁赋》。首先,作为文化解读课文的伏笔,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等精彩片段播放导入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到北京奥运开幕成功因素之一是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并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这样一篇中国古代经典文学文化作品,激发出学生对探究文中所传承文化传统的心理预期;在体会到苏轼面对困厄所表现出的生命苍凉的感叹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后,让学生联系与作者类似经历的人和诗歌,诸如屈原、杜甫、陆游、龚自珍,诸如《乐府》中有“人生苦短,何不秉烛游?”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学生进而体会到苏轼对生命的苍凉感叹是封建社会普天之下知识分子共同的人生遭遇,是古代文人普遍的文化心态;但他们并没有在人生失意时自我沉沦,而是不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训,本着对生命的热爱,在喊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后,依然能以“平和旷达”心态对待政治灾难。这种“平和”心态,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共同文化心理形态-——与自然和谐,与生命和谐。这样拓展,将学生对苏轼的情感解读提升到更高更广的层面,使学生从传统价值观层面获得生命崇高的启示——善于自我救赎,倡导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课内外知识的链接和拓展不仅是视野的开阔,更是真正地实现了人生情感态度的整体发展和升华。

上一篇:浅谈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下一篇:学生乐学之下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