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构建

时间:2022-03-18 04:52:33

论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党中央给出了28字的全面、科学的内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它不仅是和谐社会及其构建的生态文明基础,同时蕴含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高诉求,也是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和社会发展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完成几个方面的转变。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解决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提倡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经济发展的理念又有了新的指导方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改造或者驾驭自然,但结果却导致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直接威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当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提出了生态和谐的理念,这种理念是"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改变必不可少。

(一)发展观念的改变

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致使人们开始审视传统的发展观,从而导致了发展观的改变,持续发展理论由此产生。可持续发展观换种理解就是一种生态发展观,它引起了对发展更加全面、准确和科学的理解,强调重视发展的道德价值,使之与发展的效率原则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人类的进步。之前的传统发展观念,主要表现为狭隘、片面的发展观。生态危机产生的现实基础源于经济社会的片面发展。所以,这种发展观就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论到人类发展观再到综合发展观的变化过程,即由单一经济增长到发展生态化倾向的过程,而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向生态化的变革。可持续发展观所谓的"发展"是将自然与人类相互和谐为前提,寻求人类之间的公平与协调,也考虑代际公平。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国际化范畴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代人局部利益的问题,而是关系人类后代利用环境及资源的长远利益的问题。

(二) 经济模式的改变

生产方式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人们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也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有关,人们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而且有利于推动其发展的经济模式。生态危机归结于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解决人类危难需要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传统意义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环境上产生的消极结果。在这种前提下,生态因素一步步被融入生产领域,在生产中,自然因素始终被作为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三) 消费行为的转变

马克思说:"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以来,消费问题就是人类面临的最古老、最普遍、最长久存在的问题。但是现在还有解决的途径,前提需要人类改变目前的消费方式,加强环保措施。将人类的消费活动回归到生态系统,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以可持续的方式,对自然资源和由之而生的一切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耗,这便是人类消费行为的转变。既要保持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又要保持资源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因此,社会消费行为的改进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生态化社会消费行为终归是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讲求享受有度,即生活富裕、舒适,但不过度消费。

综上,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善待大自然的理念。这种善待不能是随意的,更不能是恶意的,应该是亲和的、善意的;对大自然的开发不能是一味追求利益、野蛮的、掠夺式的,应该在开发的同时,注意涵养、保护、节约、文明的。

二、生态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文明建设活动,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人及其社会合理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现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调整社会物质利益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生态和谐社会,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3]。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一样,都体现着人及其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基础上的一种新文明的创建活动。其生态和谐的价值指向不仅为人类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和谐社会目标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即任何社会和谐的建构都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才有可能建立真正而长久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同时,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又通过物质利益关系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3]。

(二)生态文明建设尽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指向,但它并不是以牺牲当代人的文明成果为代价去被动地适应自然,也不是要让人重归自然去过我们祖先那样的原始生活,而是要在保证人及其社会合理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人及其社会的合理发展要求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3]。因此,生态文明的和谐价值指向并非是寻求一种静态的、不变的和谐,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和谐;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和谐,表现为人的一种主动创建过程。这种创建过程,一方面表现为人对自身生产活动的自我调节过程,使生产活动符合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按照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的主动建设过程,从而使生态环境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虽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能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在自然本身,而在于人及其社会能否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主动调整人对自然的物质占有关系。在这里,能否对现有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有效的生态化改造和改变人对自然物质财富的占有关系,是能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一方面,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困境都不断警示我们: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根本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基础,正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造成了生态危机。为此,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就必须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形成既能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物质利益关系一样,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同样也是人对自然的物质占有关系。因为人的最终物质利益都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或间接的占有来体现的,而不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物质利益是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3]。因此,真正的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还应该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和谐的社会。

三、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虽指向自然,但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也要求人及其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属人的社会活动,生态文明建设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直接目的,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现人及其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先春,刘莹莹. 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3] 赵成.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学术论坛,2007,11:167-169

上一篇:利用Excel软件绘制水化学成分图 下一篇:从叙利亚危机看化武迷团背后的舆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