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流行语反思

时间:2022-03-18 02:17:53

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流行语反思

【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教育流行语的传播拥有了更为便捷的渠道。然而,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流行语的影响力也借此得以扩展。本文论析了当前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流行语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对其背后隐含的教育问题作出了反思,以期找回失落在传播浪潮中的教育理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教育 流行语

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流行语,不再满足于静静地悬挂在教室墙壁,而是借以“微”传播的形式,对教育以及教育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而日益广泛的影响。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流行语的传播,可以深刻地折射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使得教育应有的理性湮没在看似热闹的传播浪潮之中。这些教育流行语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在“人—媒”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今日,其借以各种新媒介而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一、当前教育流行语的消极影响

教育流行语的创作者与传播者是广泛的,但是受其影响最大的仍是学生。热别是对于当今大多学生而言,他们热衷于利用新媒介获取、传播或分享信息,因此不经意间就可能会被教育流行语的传播之网所笼罩。为更理智地看待教育流行语,对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作出思考是必要的。

挫伤学习信心。诸如“笨鸟先飞”、“朽木不可雕也”等流行语,不但毫无激励价值,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育有时竟是如此无力?它不敢尝试改变,不愿承担责任,面对受教育者成长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仅采取了一种先验的消极否定的态度。试想,一个学生被贴上了“笨鸟”、“朽木”的标签,他对自己的认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联系皮格马利翁效应分析,当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不同时,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会有所差别,而这种差别对某些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终究是难以弥补的。在教育环境中,没有人有神通的本领或是天赋的特权,去对一位学生作出武断的、终结式的、纯粹否定的“评价”。

误导学习方法。有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流行语,看似是以一张合理的面孔出现,因为其总是和一种“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相联系,似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从而为其取得好的分数、进入好的大学奠定基础。但是,刻苦的精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全部。一味鼓励学生“刻苦”,而忽视助其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忽视学习的高效,是不明智的教育。诸如“零抬头,无声音”、“累死也比输了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宁吃百日苦,不留终身憾”、“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等流行语,似乎将学习者放在了一个静默的陀螺上,不停地用一种外在的压力与束缚性的环境,“鞭策”学习者预习、听讲、复习、考试等。学习本身需要刻苦的精神,但是刻苦不意味着呆板,也不意味着痛苦;学习本身又是充满了乐趣,一旦发现这些乐趣,就足以冲淡所有付出之“苦”。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教育流行语是追求效率的体现,学生在与升学考试赛跑的过程中分不出多余的时间来挖掘学习的乐趣。但是,如果缺乏了“劳逸结合”这种正确学习策略的引导,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其让学生那早已疲惫的思维陷入“空白式的迷茫”,不如鼓励其走出书桌上垒砌的“高墙”,调整状态,轻装前行。

扭曲学习心态。诸如“提升一分,干掉千人”等教育流行语,乍一读为之“振奋”,仿佛学生都是在学海中与命运搏击的勇士。然而,冷静反思就会发现,这种激励其实略带盲目而且“短效”,因为其根本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首先,这些流行语强化了学生与学生对立性的一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竞争性是必要的,合理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过分放大这种“竞争性”就会使学生只关注他人对自己成功的“阻碍”作用,而忽视超越自我的积极意义,更少有体察主体间的交往意义。第二,这些流行语强化了学生与考试对立性的一面——似乎“不是考试战胜学生,就是考生战胜考试”,当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战胜外在的“考试”,就不难理解学生对自我以及他人的漠视。其实,学生与考试之间的这堵“墙”应变为一座“桥”。因为前者是未知的攀越,后者是自然的延展。考试是必要的,如果其能够自然地联系起学习者的此岸与彼岸、学习的起点与终点,行走的距离与路边的风景,则会更为合理。综上,这样的流行语是名副其实的“流行语”,它们能激励学生一时,却无法内化为学生成长的有效内需力,从而激励其一生。

异化学习动机。武汉市某中学家长会上曾出现一条“励志”标语,在网络上迅速得到了关注——“不好好学习的两种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这样的流行语,似乎在传达出一个讯息:学生学习仅仅是为了日后享受奢侈的生活。当学生受其导向,将自己的学习动机完全功利化,教育的理想也将有所失落。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得学子捷报频传”等流行语则反映出另一种异化学习动机的导向。即学生学习首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外在的期待。有时真正让学生疲惫的可能并不是他们那些高而远的梦想,而是来自于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期待。当大声呼吁为孩子们减负时,实际上忽视了真正该减负的是家长、学校与社会。有些教育者将“教育”当作自己全程参与并掌控的一种“竞赛”,他们甚至替“实际参赛者”确定了终点的方向以及奖励的方式,在这样的“竞赛”中,教育者也希望助“参赛者”一臂之力,但是,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意义终究迷失了,只剩下“物化”的目标,学生至多成为了一种占有式的存在——仅是通过“占有”知识来实现目标,其既没有成为自己,也难于成就历史。

不合理的教育流行语,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折射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伴随着今日新媒体力量的强大,极易得到传播并在无形之中达成一种错误的导向。就这样,在众声喧哗中淹没了教育理性的声音,最终影响的还是学生的未来。

二、当前教育流行语的实质批判

学生是未定式的存在。“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学生是未定式的存在,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个体,教育者应以一种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不是过早地为其贴上消极的标签。在一些教育流行语中,诸如“笨鸟”、“朽木”之类的比喻,将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简单化、静止化、终极化,同时也剥夺了教育有所为的可能性。如果教育者对学生的想象力因局限于现在而致如此贫乏,那么在教育的沿途就很难欣赏到不同生命竞相绽放的风景。

教育是幸福的转化。只有教育本身是幸福的,其才会予人以幸福;予人以幸福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在一些教育流行语中,不难发现对学习之“苦”的强调。毋庸置疑,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如果只是强调让学生尝尽“困难”的滋味,只是注重学生“刻苦”态度的培养,不谈方法,也不论目的,那教育就不再是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应具有转化幸福的能力,即让学生在奋斗的过程中收获活力与快乐,而不是沉寂的苦闷。

学生是人性完整而丰富的交往主体。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和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而言,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即学生是作为交往主体而存在,其需要关注与其他主体的交往,需要尝试与其“互识”与“共识”,需要从交往中学会反观自己,需要培育人性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一些教育流行语向学生强化着“个体目标”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具有了“主体性”,也只是个体的、片面的、单向度的主体性,而不是在反思往中生成的主体间性。

教育的理想在于回归与超越。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一些教育流行语反映的却是教育理想的“偏离”——只是重视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只是追求认知性目标,却漠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目标;只是看到升学率与名校榜,却忽略“人”——学生的成长真正需要什么。教育,须回归到本真的追求,须具有超越的力量。

对当前教育流行语的批判,并不等于将其全盘否定。只是当我们走出应试的藩篱,走进教育的田园时,需要重新作出思考。这种思考可能是片面的,其中的期待可能与现实还存在距离,但是,这种思考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教育的喧哗声中挣脱出来,循序渐进地推动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本身蕴含了理想,其助人以眺望之力;教育亦需要眺望未来的景致,以更好地助未来之人。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上一篇:浅谈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 下一篇:青春期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