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时间:2022-03-17 04:10:18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一、受文化多样性的影响,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和风俗习惯的不同

语言是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都存在着语言方面的差异,这是受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所致,语言不通必然会导致沟通的障碍,甚至连最基本的交流都难以做到。同时,不同的文化下还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比如,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中,美国人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鼓励个性发展,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以个人表现和绩效进行奖惩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而中国人则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员工对组织怀有忠诚感和归属感,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是企业高层的管理难点。它不仅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而且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

(二)种族优越感

种族优越感是人们作为某一特定文化中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这是一种以自身的文化标准和价值去判断和解释其他文化环境中的群体——他们的环境,他们沟通方式的趋向。具有种族优越感的人不愿了解别的文化,拒绝承认别的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排斥不同的观点和技术,造成沟通障碍。

(三)文化冲击

当人们遇到同培育自己成长的文化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文化时,就会经历某种痛苦。譬如某人一直感到很亲切、很熟悉的动作,在外来文化环境中遭到拒绝,被视为毫无价值,就会感到无可名状的困惑与烦恼。人们对异文化这种反映,称之为文化冲击现象。当人员遭遇到文化冲击时,各种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会使人员感觉自己没有精力去从事工作及沟通,从而引发各种沟通障碍。

二、基于文化多样性下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一)了解文化多样性,接受文化多样性

面对文化多样性,企业应提高全球意识、端正态度,带着虚心、包容的心态去了解文化多样性,接受文化多样性,这样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发生。企业中可以举办各种交流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相互了解、合作,接受文化多样性。企业还要培养员工跨文化的理解力,可以进行跨文化培训,使员工从异国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减少偏见和歧视,实现全球化经营。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1.建立共同经营观,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企业要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尽量发挥不同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要建立起企业的共同经营观和和谐的企业文化。减少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2.完善组织架构。可以在企业组织机构里专门增设跨文化管理中心,设置专人专门负责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消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观念、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偏见;加强文化的整合管理工作, 促进员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三)沟通方式的选择

1.掌握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的技巧。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沟通背景下对沟通形势的要求不同。应引导员工多学习不同的语言环境的特点,交谈中尽量使用简单、清晰、少歧义的语言沟通。在跟对方进行语言的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做到经常停顿,给他人一定的理解时间,要耐心地聆听他人,不仅要留意对方的谈话内容是什么,而且要去尝试了解内容背后的含义。在沟通时,还要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人在谈话时,面部表情或身体行为所流露出来的往往比语言更多、更真实。进行书面沟通时,还可以运用图表等形式来加以解释。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要使用得当。

2.重视非正式沟通

相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更容易交流沟通,从而逐渐形成非正式组织。透过对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了解,可以了解到员工的不同需求、化解员工之间、员工同组织之间的矛盾,同时提高组织的适应性,预防危机,避免损失。当然也要注意消除其消极的一面,避免组织分化、凝聚力不足。对此应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寻找共通点,加强彼此间的认同感。

3.建立反馈沟通机制。

信息的反馈是我们进行沟通的重要环节。如果采取单向沟通就不可能得到我们发出信息的回应,也不知道对方对于我们信息的理解状况。而双向的反馈式沟通就能够让我们清晰的了解到对方对于我们信息是否理解和了解。对于沟通而言,反馈很重要。反馈使得沟通过程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最终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总结

管理沟通的作用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重要,但是文化的多样性却使管理沟通的难度增加,同时也丰富了管理沟通的内容。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建立文化多样性下的沟通技巧,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金玉,王引.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J].现代营销 2011,(08):35

[2]张云锋,于晓东.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外资,2004,(05)

[3]刘悦.跨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06)

[4]姜林.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文化差异性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2008年第5期

[5]孙东川,陈伟翔.财经问题研究——跨文化有效沟通[M].2003年第六期

上一篇:关于女性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思考 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领导干部常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