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

时间:2022-09-12 09:41:28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创新档案信息服务观念

档案信息利用与传播面临着商品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双重挑战,社会公众不再以档案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传统性档案利用方式方法为满足,而是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为此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要认真分析信息化建设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带来的冲击,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利用档案资源共享政策与环境,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网络

首先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一是建立市地级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以市地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辐射各县区档案馆及开发区,然后再以各县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辐射各乡镇及开发区档案室,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二是建立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形成全国信息开发利用网络,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国际问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这是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管理档案、利用档案,才能让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大力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成为现实。

三、完善网络化信息服务环境建设

《档案法》规定:“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是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在方便利用和维护档案安全两者之间,档案的安全更为重要。对于各种破坏因素,我们可以采取“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检测、加密技术、电子身份认证、防改写措施等来保证网络安全,但都很难达到彻底的安全。因此,在档案网络化的管理中,利用与安全是一对矛盾,档案部门与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提高档案利用与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顺利实施。

四、畅通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反馈渠道

档案利用效果的信息反馈,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社会价值的客观依据,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利用与开发的重要前提。收集、整理档案利用效果信息,是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及时了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分析掌握档案信息利用动态,不断改进与加强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高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利用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利用者做好档案利用效果信息反馈工作的自觉性,并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这一工作。

五、打造档案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懂专业知识的人员,也同样需要计算机类、管理类人才。我国档案队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才知识结构老化、现代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档案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档案业务知识脱离。抓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奠定档案事业长足进步的根基。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吸收各方面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壮大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

六、实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战略

这是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两者合作共建就是将政府的技术、资金优势与档案部门的信息整理、管理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依托电子政务系统与数字档案馆,建立—个综合性信息资源联合开发管理体系,实施共同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工作,从而有效地完成一系列的大型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针对两类不同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有必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对于传统的电子政务信息,笔者认为可以纳入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由政府部门提供设备与资金,利用档案部门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优势,进行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机制。第二,电子中产生的政务信息是未来的主流信息源,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首先,在电子政务系统内部设立“政务信息实时收集中心”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前者负责收集电子政务系统即时产生的各种电子政务信息,后者负责管理经过系统化、知识化处理的政务信息、并提供利用。其次,在数字档案馆中建立综合处理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的“综合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专门接收“政务信息实时收集中心”移交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存储和提供利用等活动,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整理、保存或销毁等系统化的整理工作,形成具有知识属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库。一方面可以作为数字档案馆的特色馆藏,另一方面可及时反馈给“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这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不仅能给电子政务的决策和领导工作提供知识化的信息,也能实现电子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快捷的信息互动。

总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是电子政务建设与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一条可行的道路,加强两者的合作开发,不仅有利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势高效开发,有利于我国数字档案馆的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两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为真正实施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红琳.电子文件法律效力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向立文.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王少辉.电子文件管理中的版权和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潘蓉.对档案“双套制”管理的思考[J].档案天地,2003,(4).

上一篇:论对企业工会工作的认识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