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

时间:2022-09-11 05:18:09

论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战国初期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曾有学者将子思本人看做孟子的老师,但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孟子自己也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①即是说他没能成为孔子的门徒,他的学问是私下向人学习来的。但不管是否师从子思,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他不但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发展出自己的美学思想。

一、“充实为美”的人格美思想。

孟子的美学观是以善为核心,以真为表现的。何以见得?“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②孟子借点评乐正子表达自己对于人格的看法,好即是善,实在即是真,能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格就是美的。

孟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善的品质,并且论证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③他认为看到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时人们都会有恻隐之心,不是因为跟孩子的父母交好,不是为了博得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人生来就有的。人有恻隐之心就如同人有四肢一般。但是有人性善,有人性不善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④也即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本来就拥有的,而不是外人所教授的。但是得到这些品质需要去探求,之所以有人“性不善”就是因为没有去探求的缘故。

那么人们该如何去探求呢?孟子又提出了知言养气说。所谓知言,即是指人有辨别言辞的能力,要做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诐”指偏颇、乖张;“淫”指过多;“邪”指不正当;“遁”指支支吾吾、含混不清。能够分辨偏颇、过多、不正当、含混不清的言辞,人就找到了向善的方法。但仅知言还不够,孟子结合自身指出人也应该“养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⑤也即是说,浩然之气是用正义来培养的,通过日积月累正义才能使它生长出来,并不是正义偶然从外而入得到的。言行有一件不符合正义便会使这种气出现疲弱,因此必须不断行正义之事,但也不要刻意去帮助它。能做到知言与养气相配合那么人就会向善,就有可能得到人格美。

二、提出了美感共通性的观点

美感共同性是美学存在的基础,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是建立在人对美的事物具有共同的感觉的基础之上的,只要谈到美就无法回避美感共通性的问题。先秦美学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是孟子对中国美学的又一巨大贡献。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里说的是人的味觉,听觉,视觉诸多感官所能体验到的感觉是相同的,因此,对美的感受也是共同的。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既然要出现在感性实在里,它就获得了为感觉而存在的定性……感觉既然是感觉,就要和物质发生关系,而物质是彼此外在,多种多样的,所以感觉本身又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之别。”⑥他认为前三者直接和物质对象相连“不让它的对象保持独立自由,而是要对它采取实际行动,要消灭它,吃掉它”⑦因此不能产生美感。这就否定了孟子的“同味”产生美感,但他认为视觉和听觉能够产生美感“对象的关系是用光作媒介而产生的一种纯粹认识性的关系,而光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物质,也让对象保持它的独立自由,光照耀着事物,使事物显现出来。”⑧而“人耳掌握声音运动的方式和人眼掌握形状或颜色的方式一样,也是认识性的。”⑨这与孟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只不过黑格尔是通过学理的分析将之表述出来,而孟子是以一种更贴近于生活化的口吻表达的,但是二者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是相同的,那就是美感共通性是普遍存在着的。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180页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331页

[3]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69页

[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245页

[5]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57页

[6]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7]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8]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3页

[9]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4页

上一篇:人力资源开发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下一篇:村规民约的法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