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企合作之技能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16 02:34:41

谈校企合作之技能人才培养

摘 要: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我国加速培养技能人才最具实效性和方向性的宝贵经验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技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得精神,校企合作必然成为技工院校的重要工作。在新形势下,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一、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今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贯彻中央的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实现新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目前,不少职业中专生源不足,学生素质较差(基本上是中考落榜生),毕业生就业层次低,教学设备陈旧,办学经费短缺,真可谓是举步维艰,濒临困境。技工学校要摆脱这样那样的发展困境,就要积极争取政策,强化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从这些实践经验看,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就的关键,同时也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2.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从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创设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力助推器。校企合作,企业和技工学校如同生命共同体,只有加快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走集约型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升级,只有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有利于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夯实人才对发展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最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它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关系、广泛联系,才能够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技术性人才,为企业所用,为社会所用,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方法

1.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做中学、做中教”,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要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训练才得以形成;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态度、行为和技能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工学结合在培养方式上要求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要求从注重专业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过渡,教学内容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仅仅依靠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

2.校企合作的形式与方法。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职校的选择是中职发展的方向,职校只有与企业联姻,才能实现与经济齐飞。

一是“订单”式培养培训。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学校每年在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例如,企业需要电工人才,那就在招生时着重招收机电专业的学生。如果企业的电工暂时比较多,那么在招生时就少招机电专业的学生。这种合作的关键是不搞形式主义,确保合作企业参与学校的整个管理。

二是集中培训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或产品类型,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等,为使职工能很快地了解新知识、懂得新工艺、熟练操作和维护新设备,必须对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另一方面,即使在不调整产品结构或类型时,但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也需要对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进行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分期分批地在合作学校或在企业内对企业职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短期集中培训,使企业职工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技能不断得以提高。

三是“校企互动式”。学生在实训中做到“五合一”,即(1)车间、教室合一,强化企业意识,让学生真刀真枪动起来,确保技能训练到位;(2)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实习时,既是一个技能学习者,又通过训练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的生产者,学校与工厂、学生与岗位零距离;(3)教师、师傅合一,专业教师既是理论的传授者,又是操作实习的师傅,克服了理论教师灌一套,实训工场不对号,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4)理论、实践合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块化实训,在实训中学理论,在学理论的同时去操作;(5)作品、产品合一,学生实训时的作品就是为企业加工的产品,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四是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每年举办一届由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由企业领导来校发奖和证书。如“铁雄杯”、“伊利杯”、 “红钢杯、“宏宝杯”等竞赛,这种形式既调动了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确立了自信,提高了技能;又宣传了学校,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五是共建学校实训基地。建立电焊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汽配实验室,均由校企共建,增强了学校的实训实力。此外大力加强校园企业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3.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方式)在于顶岗实习

如果说,一所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好不好,关键看其是否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话,那么,一所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关键环节是顶岗实习效果好不好。首先,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就业的“桥梁”。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高于其它类型院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顶岗实习,因为经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得到企业的认可,最终实现了就业。顶岗实习是一个学生从校园学习走向社会就业彼岸的“桥梁”,没有这样的“桥梁”,很容易失业。其次,顶岗实习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离开了校园的地域空间,挪移进企业的地域空间,场景变了,行为对象变了,学校的“产品”能不能在用人单位的眼里成为“适销对路”的“抢手货”,顶岗实习是一块相当灵验的“试金石”,有了这样的“试金石”,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一试便知。

明确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关键环节至少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为了促进就业,国家的相关政策应当关注顶岗实习,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学校应当把顶岗实习视为确保毕业生高就业率的重要工作,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有效运作,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力争取得最好的成效。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冷热不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感到学校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也使得校企合作覆盖的面不广,无形中降低了校企合作影响和效果。二是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既取决与校企双方的积极作为,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虽然目前各级政府都制定出台看一系列鼓励校企合作的文件和措施,但从宏观层面看,仍然缺乏一个国家性的政策法规,这就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对合作双方缺乏约束、规范和过程控制,造成半途而废的结果。三是临时性就业问题。有的企业有意把毕业生当作廉价临时工,学校应该与之协商,促其纠正,企业如不纠正,则应停止合作,另选合作企业。但大多数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问题,这又回到学校与企业合作资格条件问题。在不可能等到具备资格条件后才开展校企合作的客观条件下,学校边合作边苦练内功,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创造资格条件,尽量减少毕业生被临时就业的比例,尽量避免校企合作毕业生被临时性就业的尴尬。

2.下一步打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会创新,根据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高度和广度。还要提高教师参与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重点抓好教师企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使教师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及课题研究中去,不断提高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高三化学复习 下一篇:古诗词阅读让学生能力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