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03-15 04:21:59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摘要: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在一些方面不能很好的对农村环境进行监督、管理。为此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上的运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遏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环境;顺利实现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监测体系;环保意识

Abstract: our current rur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 some ways are not good for the rural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refor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g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tries to analyze our country rur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nd in-depth analysis. To curb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i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thrust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非常快速,城镇化发展更是一天一个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么关闭要么进军农村。甚至在深山老林大肆开发矿产、兴办中污染工厂。城市的环境质量逐步得到了改善,而农村的环境却被严重的破环,生态污染导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食品原料受污染。

笔者从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模式,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并为切实贯彻此模式提出几点对现行农村环境监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相应的采取归纳与演绎,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新型农村环境监测、防治体系建设进行大胆的探讨。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 工业企业污染突出 首先我国农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大,无污染处理设施,污染物随意排放,造成局部区域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在自然作用下,使固体废弃物中有害物进入土壤、水体,从而使土壤、水体被有害、有毒化学物质、病源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水质恶化。这种污染进入土壤不仅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并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使各种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危害人体健康。

2. 畜禽养殖污染显现 当前我国农村又很少地区制订有完善发的养殖体系,由此造成的管理混乱,随意性强等污染环境的前因。当今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更是大规模发展畜禽养殖,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检测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地下水、空气等的污染。

3. 农药化肥污染突出 由于我国土地系统由于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自维持性正趋向于降低。比如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土壤有机质减少,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而且土壤中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产生致癌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的运作现状 。

1.近几年在我国很多监测机构、人员扩充、仪器设备、办公条件改善等硬件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增强了投资力度,使环境监测硬件条件和监测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在环境监测软件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比如对监测体系本身构成的研究,对监测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对监测质量的保证、对监测体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对监测体系发挥作用和正常运行的外部保障条件等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2.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监测应当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预警污染发 展趋势、环境质量变化走向、为排污企业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污染纠纷责任仲裁、为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的认定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监测机构较多围绕行政管理部门的圈子转,成为附属于政府部门的技术管理机构,而在监测技术保障方面的功能却发挥不足。

3.过去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监督执法,特别是为排污收费服务,因此,只对排污企业的排污现状进行监测,很少对企业排污进行动态监测,特别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可能引发重要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性监测不足,一般都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加强事后监测,没有在监测工作中体现出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方针。

4.环保系统自己的监测队伍,由于经费紧缺的制约,无论从监测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上,还是从对不同行业的了解上都受到了限制,对一些特殊行业不具备监测能力。而有些行业自己有较好的监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力,但在环境监测中却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发挥着部分监测资源的作用。如果环保系统外的监测资源能很好的利用,形成内外结合的优势,将有利于环境监测发挥更好的作用。

环境监测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 的环境监测的定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生产企业过程动态性环境预警监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调查本底值的监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监测、环境污染事故责任相关性监测、环境监测数据纠纷仲裁监测等,这些不同目的用途、不同类别的环境监测的法律定位、实施机构、服务对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粗放地简单地将各种环境监测都定位为政府职能。事实上,如果将环境监测笼统简单地定位为政府职能,既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本身的完善,又影响了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要真正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除了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的要求外,还要改变传统的末端控制的思想,建立全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强化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如今还可控制的范围下,控制和保护农村环境应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应把握“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自律”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从多方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还我们一个绿色、健康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98).

〔2〕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70-72.

〔3〕 陈静.透视环境保护的死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 科协论坛,2008,11(2):9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透过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审计效益浅析工程项目的... 下一篇:小议建筑渗漏的产生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