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内蒙古电子政务向实用性转型

时间:2022-03-14 04:25:42

推进内蒙古电子政务向实用性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倡导政府信息化到电子政务工程的启动已经五年了,这五年的成绩是卓有成效的,信息化推进也成为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截止目前,自治区大部分政府机构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建设正从形象工程转向服务工程,今后如何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理解政府信息化的深层次含义,建立实用的电子政务模型

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务网包括内网与外网,内网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办公智能化,外网则是通过门户网站的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化。以内部工作处理与外部公众服务的一整套工作流程为基础,建立新型、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方式,让政府在监督下做事,让公众在知情中办事,这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所在。

(一)电子政务评价标准要以公众为中心

如果两三年前,评价一个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工作仅仅是用门户网站的“浏览量”、“点击率”、“信息更新速度”来衡量,那么现在这样的评价标准就已经落伍了。如今,对政务信息化的评价则要用政府和公众的信息互动、便民服务的种类、居民应用情况等来衡量了。这种评价标准的变化,正是转型期内电子政务发展的突出特点,它反映了电子政务建设中心的转移。通过外网建设来调动内网的各种应用以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信息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外网门户网站必需与内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紧密结合

在建设电子政务工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平台的建设和外网门户网站的建设,还必须有强大的系统运行支持和良性运行的庞大数据库支持,将外网和内网相互逻辑隔离的平台能够在信息安全的保障下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即:将内网与外网结合为一个虚拟的大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宏观上看它是一个集网上审批、纳税、缴费、上访、办理护照、社团登记等各类应用系统的大平台。公众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政策、实施监督、接受服务;政府通过这个平台政策信息、接纳各类申请、公布审批结果。而在运行机制上,则分别由外网系统和内网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同时,它们还需要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在网络上对公众信息答复的最终结果。

(三)信息安全保障是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保障

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也是电子政务转型期的重要特点。因为形象工程注重的是政府信息展示,是静态的、单向的,而真正的电子政务工程注重的是政务的信息化处理,是动态的、双向的。这种转变,就会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需求更为迫切、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全面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包含得非常广,具体有电子签名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法、个人数据保护法等等。电子政务法制环境的完善与否,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转型期正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时期。通过法制建设,打破电子政务建设的人为壁垒,进而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二、自治区电子政务在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严重短缺、政府信息难以上网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掌握社会信息资源的80%的有价值的信息,3000多个数据库,但大部分都还是死库。自治区有关部门对于启动区内政府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手段开发利用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全区范围内还未形成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办法,这势必引起信息市场的混乱,“垃圾”信息、失真信息随处可见,公众常常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统计资料等信息。

(二)信息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制约政府信息化进程

政府上网要发展,必须解决对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我区信息安全面临许多严峻的形势,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很差,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危险性。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存在大量网络黑客甚至黑客组织,出于不同目的,对各站点攻击并篡改页面的事件层出不穷。网上政府是政府在网上的形象,网上政府的一些重要新闻、重大方针政策、法规具有权威性,如果一旦被黑客篡改,将影响政府形象,甚至造成重大的政治经济损失。自治区政府信息化的进展有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安全考虑。考虑到政府上网的必要性及对网络安全的顾忌,自治区许多政府机构采用了两套网络的方案,即公开的互联网及各个委、办、局的内部办公网两套独立物理隔离网络的规划,避免了黑客通过互联网侵入内部办公网的可能性,不失为是一个好的方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是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完整性,限制了政府信息为民众所利用。

(三)“数字鸿沟”制约信息化与政府信息化

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存在明显的人均GDP差距,而且还出现了明显的信息差距。自治区绝大部分地区的旗县级政府政务网络化的建设,仍处于较低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同时自治区的人均网络普及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公众信息化应用能力低下和政府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不足都制约了我区电子政务的进程。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面临诸多实际问题

政府信息化的前提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只有首先公开政府信息,才能进一步使政府信息电子化、网络化。目前,自治区推行的各种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往往具有各自为政的特点,相互之间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具体做法也大不一样。另外,对于信息安全管理和执法,也涉及到多个部门,这种多元化领导的弊端之一是缺少综合协调,使各部门在政府公开的做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部门积累的经验也很难为其他部门所利用。另外,由于缺少综合协调机构,对于信息公开问题缺少全盘规划和部署,各种改革仍然停留在渐进性改革的思路上。

三、如何打造服务型的内蒙古电子政务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是“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根据这一原则,电子政务就是满足需求,而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也就是满足公众的需求,做好公众的服务。具体的实现途径,应该是以局部、重点为突破口,从而带动整体的推进。呼包二市,可以率先进行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实践探索,通过树立标杆带动全区的电子政务建设。

而对于单个政府机构来讲,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利转型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政府要有准确的定位,因为电子政务转型的本质是政府定位的转型。形象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府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相关信息只是“以我为主”式的公开;而服务工程则不同,政府必须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并且是“以人为本”式的信息服务。总体思路的转变,才能引导电子政务成功转型。具体而言,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服务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衡量信息化成本,不盲目追求最高、最新的技术,而是根据服务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技术,以低成本的运作向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的生命线,是所有电子政务评价体系中的核心。

(二)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公众,面向行政相对人

服务对象一定要明确,不能造成“信息爆炸”。电子政务建设的信息流向要有针对性,即什么信息为谁服务、什么信息对谁没用,一定要搞清楚。公众、行政相对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时间是有限的,电子政务就必须把他们最需要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而不是造成垃圾信息的泛滥。

(三)坚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内部业务系统相结合

政府网站不是孤立的一套系统,它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有在外网上的信息、功能都应有对应的后台业务系统来支撑,并来源于实际需求。不能为了追一时之风而增加脱离实际需求的功能,切实保证网站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具备实用价值。

(四)大力推进自治区电子政务信息化进程

在政府公务员和社会公众之中,大力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应用水平;在推进电子政务工程的过程中,加快专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以保障电子政务网络的长期运行;在推进电子政务工程的同时,加快政府内部的体制和管理创新,变“形象工程”为“服务工程”;建立切实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注重信息安全,彻底解决政府上网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加快制定统一标准,协调各个部门以统一的信息规范、统一的技术接口,进入自治区电子政务大平台。

上一篇:构建与跨国并购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下一篇:浅议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