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特殊问题之巧对(一)――这样的判断句,你敏感吗?

时间:2022-03-14 08:57:50

文言文翻译特殊问题之巧对(一)――这样的判断句,你敏感吗?

一、问题提出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语句。

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⑴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参考译文】

夏人攻破金明诸寨以后,周美向经略使范仲淹请求说:“夏人刚刚得志,形势上一定会再次侵犯。⑴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现在如果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范仲淹于是嘱咐周美像原来那样修复城池。几天后,贼人果然来侵犯,敌军几万大军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里布阵。周美率领二千人马奋力作战,一直到黄昏时分,援兵仍然没来,周美于是领军到山北,多设疑兵。⑵夏人远远望见,以为救兵到来,即刻领兵逃跑。

【解析】

第一个画线句,学生翻译出现问题最多之处是“我之蔽也”,有的翻译为“它能隐蔽我”,有的翻译为“我能遮蔽(隐蔽)它”,有的翻译为“我们隐蔽起来”,诸如此类,皆未读懂句式特点。

二、问题探究

其实“我之蔽也”是一个判断句,主语承前省略,即“金明”。学生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恐怕与这个判断句的特殊性――嵌于几个陈述句之间――有关。如果这样说在理,那么这样的判断句在我们的课本中是否也有出现呢?答案是应该有。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几个句子:

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⑶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第⑴句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且句式单列,容易感知判断,所以翻译起来不难,译文为: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第⑵句的判断句嵌于陈述句之间,“所谓华阳洞者”,主语承前省略,其判断句的特点相对不够鲜明,整句译文为: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为它这样命名。

第⑶句的判断句是附着于陈述句的,同样是主语承前省略,整句译文为: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第⑷句的判断句也是嵌于一个陈述句之间,“人之所罕至焉”中的“所”与“罕至”构成“所”字结构,为名词性,类似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所存”。整个句子翻译为: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那里)是人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游褒禅山记》是《国家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必背的十篇古文之一,其中的这类特殊句式出现的频率很高,而学生们会背诵这样的文章,却对这样的句式很陌生,原因恐怕出在教与学皆对此类句式的忽略上吧!

请看看“百度名片”上对这三处的译文吧!

⑵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⑶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⑷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三处译文三个样,说明人们对此类句式认识的混乱;更甚者第⑷处译文是一个讲不通的病句,学生仿此译文,怎样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练习】

阅读下列各个文段,将其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㈠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⑴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译文】

豫王虽然是皇帝,不曾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天子。正值久雨,太后不出游而停止此事。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御史崔曰:“裴炎受先帝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有异图。”太后便拘捕裴炎押送诏狱,派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共同审讯他。凤阁侍郎胡元范曰:“⑴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我知道他不会谋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相继为他辩解,太后说:“裴炎谋反已有端倪,只是卿等不知道罢了。”胡元范、刘齐贤说:“如果裴炎能谋反,我们也能谋反了。”武后说:“我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谋反。”便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㈡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⑵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⑶靡蔽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译文】

从前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兵威,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那匈奴没有城郭居住,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⑵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⑶使中原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秦始皇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阔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

㈢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亦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⑷夫上虚府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⑸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乃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⑹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译文】

那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⑷这种上使国库空虚,下使百姓疲惫,扬威国外而心中欢乐的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那匈奴难以控制住,并非一代之事。他们走到哪里偷到那里,侵夺驱驰,用来作为职业,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⑸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产生背离秦王朝的心情,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⑹那秦朝的政令所以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的结果,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上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什么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希望陛下仔细考察这个问题,对此稍加注意,深思熟虑。

上一篇:高考作文大闯关之“精题导引” 下一篇:中日颠倒过来的“公”和“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