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引导·鼓励

时间:2022-03-14 04:57:06

观察·引导·鼓励

编号:G40(2014)10-01-02

作者:刘旭升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阅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带领孩子体会人间的冷暖,引导孩子走向未知的世界,帮助孩子发掘深藏的智慧。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孩子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习惯的稳定需要85天甚至更长。因此,我们可以说,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通过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引导,不断的鼓励,让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爱上阅读。

观察――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看似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是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是充满困难的。我们教室后排设有图书角,在中午休息时间,我总会鼓励孩子们去看一些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孩子们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很短,有些孩子拿到书后,看看书里的插图,就把书归还,然后再借另一本。或者几个孩子争抢同一本书。很少有孩子愿意看全文字无插图的书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与孩子的年龄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孩子阅读能力的欠缺。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应从日常的观察开始。观察孩子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选择书籍方面有哪些差异,孩子们最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等等。

引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

孩子有阅读偏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的选择总是带有盲目性,我们不干涉他们的阅读偏好,但可以引导他们的阅读方向。在开学初,给学生开列书单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读物质量,另一方面是想让家长也参与进阅读活动当中。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喜欢阅读,但对老师开列书单上的书籍有些抵触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引导工作做的不到位。

鼓励――巩固孩子的阅读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扩宽阅读视野,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前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但总是难以持久,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地给予鼓励,帮助孩子树立阅读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巩固孩子的阅读习惯。

鼓励孩子开口说话,阅读活动的完成,需要孩子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开口说话,告诉家长、同学、老师“今天我读到了什么”。孩子努力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就是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当他们在叙述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予以帮助,避免冷场,或者引导孩子换个思路继续说。总而言之,就是在不打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之下,鼓励孩子多说话,说完整的话。

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应阶段性的对孩子的阅读行为予以评价。但评价方式应从以教师评定向学生自我评定和学生相互评价转变。这种将评价权利归还学生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进阅读活动更好的展开。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其中,真正做一个自主的阅读者。

萨特说“阅读是自由的梦”。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通过观察、引导和鼓励,在学生中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立足于早,立足于兴趣,立足于养成。从小学开始,扎扎实实,让阅读变得快乐,变得轻松,变成习惯,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师附小荣光国际学校321000)

上一篇:“走出去”需直面戴着“脚镣”的赛跑 下一篇:琼瑶:一直在YY,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