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 及时鼓励

时间:2022-05-28 04:52:46

细心观察 及时鼓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其实,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都很重要。那么学生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什么?答案是被重视和被关爱。

教师的鼓励能够满足学生被重视和被关爱的需要,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因此,对于鼓励的神奇作用有很深的体会。我之所以如此看重鼓励源于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是十年前的一堂试卷讲评课。

那次我班学生考得不错,总成绩名列年级第一,我很兴奋。课堂上,我滔滔不绝地讲评着试卷,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我很得意。讲课之余,我用目光扫视了全班学生,忽然发现一名学生目光呆滞,正在凝神沉思。根据我的经验,他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另有所思。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直接提醒他会影响我讲课,而且不一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边讲边从讲台上走下来,来到他身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走神,调整状态,认真地听起课来。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我感觉这个学生可能有心事,便来到他身边,轻轻地说:“张怀鲁,你过来一下。”

来到办公室,我给他倒了一杯水说:“先喝点水。”他受宠若惊,有些局促不安,吞吞吐吐地说:“不……不……老师,我不渴!”我接着说:“是不是这次考得不好?”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点了点头。我开导他说:“不要伤心,这次考得不好,找找原因,争取下次有所进步。”因为害怕耽搁他上下一节课,我便说了几句套话让他回去了。

说实话,在我心中,这样的事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走走形式罢了,所以我很快就忘了。

下午放学后,我推着自行车正要回家,张怀鲁却从人群中匆匆忙忙地跑到我身边,他塞给我一个信封,说:“老师,我给您写了一封信,您看看吧!”说完后,他又跑走了。

他搞得什么名堂?满怀疑惑,我打开了信封。

原来,张怀鲁的家境并不好,他父母供他上学很辛苦,他一直想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但是最近的几次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他心灰意冷,心如刀绞。但是我的几句鼓励的话让他重拾信心,所以他很感激我。

看着这封信,我陷入了沉思。我只不过对他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而已,想不到他竟如此感激,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鼓励的作用真大啊!

回顾过去,我开始反思自己,我过去为什么这么吝啬自己的鼓励呢?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磨掉了工作的热情,还是责任心的丧失?这次,张怀鲁向我敞开了心扉,可是我过去为什么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过去我耽误过多少学生啊!于是我决定重新拾起被自己遗忘多年的鼓励,送给更多学生前行的信心。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喜欢受到鼓励,尤其是学生。鼓励学生会使他们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耐心,努力发现学生微小的变化,分析原因,及时给他们鼓励,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转折性的改变。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细心观察学生,随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我们才可以改变更多的学生。

上一篇:巧用几何和物理情景进行向量教学 下一篇:日本幼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