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家校共育

时间:2022-03-12 10:24:18

【前言】未来学校的家校共育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三,未来学校是一所扁平化的学校。让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资源、角色的限制,打破课堂、学校、城市、国籍的围墙,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人人皆可为师,人人皆可学习。 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学校一个大学校?就是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第一,我们先回顾一下互联网能...

未来学校的家校共育

未来学校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我们认为未来的学校要构建一所更大的学校。

今天我的演讲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抛开技术,抛开方法,就讨论未来学校一个大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部分来描述一下我们认为走向未来学校的一条必走的路,就是互联网之路。第三部分要用一个最具体的事例,一个棘手的问题,说明到底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怎么做。

未来学校一个大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一,我们认为未来学校是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为一体的学校。三方必须成为同一个体系,像一个机器一样运转,而不是现在只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某种程度上还会成为学校教育的负担的一个情况。家庭教育本身是好的,可是父母没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教育思路,孩子回到家里反而会影响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成果,这就是三方极不统一造成的,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学校之间联合在一起成为一所大学校。一所大的学校不应该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学校,是所有学校联合在一起构架出一个更大的学校。我们现在的痛点是什么?不要说全国性,以地域性为例,一个城市教育资源是不平均的,很多好的学校每天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做微课、视频、课件。而很多学校没有任何的资源,没有任何的能力,或者说能力有限,不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如果好的学校能稍微将资源倾斜到一般学校进行帮扶,那又会是什么情况?这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第三,未来学校是一所扁平化的学校。让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资源、角色的限制,打破课堂、学校、城市、国籍的围墙,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人人皆可为师,人人皆可学习。

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学校一个大学校?就是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第一,我们先回顾一下互联网能够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包括为教育做些什么。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角色之间快速流转,而这件事情对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有了互联网,我们能做到什么?教育、社会协同化,老师会变多,因为每个人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变成老师,当然他要具备为人师的水平。

第二,互联网给了我们重新塑造教育的方法的机会。我们提到了游戏性学习,提到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形成的方式,所以它给了多元的选择,方法多了。

第三,互联网能够兼顾规模化和个性化。一次课堂可能一个老师,只教10个孩子、100个孩子,但是通过互联网可能教上万个孩子。教上万个孩子,难度不小,教度质量也可能受影响,但是互联网教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反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互联网的使用,使教学规模化,并且数据反馈及时,教学改进迅速。互联网可以坚持个性化。在搜集所有的数据、跟踪所有的数据、储存分析所有的数据之后,就会得到每个老师大脑中不可能计算出来的每个孩子特点。所以我说,互联网能兼顾规模化和个性化,学生多了。

第四,能提供一种跨界的整合。互联网给每一个非教育化企业、非教育的机构提供一种输出的可能性。为每一个需求者提供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跨界的整合是学校多了。通过互联网,老师、学生、方法、学校会变多,如果把多变成无限大,那么人人皆可学,哪里都能上课。

我们怎么做能实现上述那些远景?家校共育是一个难题。为什么是难题呢?每个校长都想做,但做起来比较麻烦。他的方法很单一,形式也很单一,可能每个学期要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父母会有类似的事情,每次开起来都很难。互联网有可能最短期改变目前的一些困难的状况。

学生可以圈在学校里教育8个小时,你不可能让父母随时随地来到学校受教育,而且父母年龄明显大于学生,已经过了被教育的黄金年龄。如何能够向父母合理灌输学校的理念学校的想法,让他们配合校长,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如何做好这件事情?你需要什么?一是专家,二是课程,规划、理念、培训,这里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运营。不运营好,父母是不会按照我们学校的步骤和我们的理念去继续向前成长的。

互联网时代应该怎么做

我们依托于新教育的优秀教育理念与专家团队,建立的是一个常态化的家庭教育的家校共育。我们探索的是方法,如何用互网把这个事情解决。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搭载互联网,专家、老师、校长可以在线上随时随地进行授课,这个过程可以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或者是课堂课程。专家包括区域内的专家,包括全国范围内类似新教育组织目前已经囊括的这些顶级的专家,都可以在线上进行互动。父母之间可以互相分享育儿心得、教学心得,老师可以介入课堂,在教室内与孩子实时互动,还可以把他每天在上课的画面以最低的成本同步放在互联网上。如果老师需要,父母也可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孩子是在教室内跟着老师上课,而父母是拿着手机听孩子们的课,而且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反馈。这在我们未来学校当中包括现在的互联网的功能中都是可以做到。

在我们的这些系统的常态化的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所积累的就是数据,孩子每天的数据,家庭每天的数据,交互每天的数据,在这个维度上每天的数据。这些数据汇总以后,孩子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数据存储,学校能形成一份只属于自己相关工作这个维度的工作报告。比如这种学习,这种学校的管理报告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或者说是手心网自己生成,只要学校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家校共育合作,最终每个人不同的周期都会形成一个自动的能帮校长、教育管理者分析家校共育工作情况数据。流量活跃,这是教育工作者并不太理解的,那就是父母这个月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什么类型的,哪些专家解决了这些问题,父母的疑问是什么样,这可能是校长最关心的东西。

要做好这项工作很复杂,我们需要平台的支撑、内容的支撑、数据的支撑才能围绕我们的孩子,围绕孩子成长,形成一个稳定的常态化的环境。这一点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手心网。根据会议发言整理)

上一篇:运动队旅游兴起 下一篇:未来学校的学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