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意义和途径

时间:2022-03-12 01:18:17

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感恩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拥有感恩的态度,才能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它的价值。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德,各高校应该重视感恩教育的培养。在此次科研项目中,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观点、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发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较为缺失,各个高校的感恩教育力度还不够,学校应该加强重视,强调感恩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途径

感恩是为人处事的态度。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便会懂得生活,懂得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并且不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斤斤计较,亦或是一味地索取不懂回报。学会感恩,为自己已经拥有的而感激,感谢生活赐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拥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恩是当今学生良好品质的标志。感恩意识是人的美好心灵必备的品质。可是,当下的一些大学校园里,部分大学生对人对事表现出的冷漠态度,不禁让人担忧。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当下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缺乏感恩之心

在我们做的两百多份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和父母的沟通方式都是通过电话短信或者是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他们与父母交流的主要目的就是找父母要生活费用或者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小部分同学甚至是在节假日都不会问候父母。有55%左右的大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在什么日子,有时候还是父母无意中提到了生日才意识到。在调查中,有不到10%的同学竟然认为不一定或者不需要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有一位参与调查的同学提出观点认为自己都很难自足,难以承担父母的生活费用,打算让父母依靠养老金生活。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地和他人攀比,每个月过度消费,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知回报。男生买各类电子游戏产品、沉溺于网络游戏。女生在淘宝等各类网上超市买化妆品、衣物等,既荒废了学业又给家里增添了不小的负担。更有一些同学不但没有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怀感激,还责怪父母没有能力提供他的开销。 2016年12月29日,在网上有一段视频引起大家的热议,视频中有一位从事快递员工作的父亲,因为收入微薄,没有能力给儿子买苹果手机,引起了儿子的痛骂,儿子责令父亲在门外罚站,甚至要求父亲下跪认错。

(二)大学生对他人的帮助缺少感恩回馈之心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关注表现得十分漠然。有部分大学生对于国家给予他们在大学里的学费生活费资助非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认为这是国家理所应当的行为。甚至于出现了当学生毕业后,学校催交欠款,部分同学非但不及时交付欠款,反而继续拖欠费用并诋毁学校。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对他人帮助缺乏感恩之心的案例。

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丛飞所遭遇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丛飞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却不幸因胃癌去世。2014年,在《晶报》中有一篇关于受丛飞资助学生的报道。一位在毕业前夕一直受丛飞捐助和支持的女大学生,当丛飞为她找到一所学校担任音乐老师的工作时,这位大学丛生对工作不满意,认为丛飞对她的支持是为了谋取些利益,因而她和丛飞断绝了关系。在记者的电话采访中,这位同学还表示丛飞的资助全是他自愿的,自己并未强迫他。并表示自己也很忙,没有时间去探望重病中的丛飞。

虽然这些案例和现象只是部分同学的所作所为,但是这种感恩的意识和行为的缺失仍不容小觑。如果高校不意识到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不及时采取教育上的改进措施,那么这部分同学的情况会逐渐扩大,影响到周围的人,进而在社会上广为扩散,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到那时问题就会越发严重。

二、加强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感恩的意识和行为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培养的。若是一个人想要成材,则必须先具备良好的品质。因而在大学教育课程中就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们的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诚实守信,必然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从而在社会上能够较好地生存,在与人相处时也往往游刃有余。

(二)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大学生担负着承担家庭、回报社会和报效国家的责任。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则不会具备使命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并不仅仅是让他们拥有将来赡养父母的“反哺”意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一种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最基本的课程教育

道德认知是通过不断地建设取得的,我们要培养自我的认知意识就要明白什么是“恩”,明白自己的一切离不开父母、老的帮助,而获得这些人的帮助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故事宣讲、视频播放、演讲比赛等诸多方式引导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换位思考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积极践行感恩,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学校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每年都会在各高校内举行的无偿献血、周末参与“微笑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地铁内引导帮助乘客购票;我校的“爱心贵州”这个社团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这个社团的大学生们在暑期中有一部分愿意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同学会前往贵州支教一周,并带去了大家募捐的食品、衣物和学习用品。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体会到人生百态,社会的温暖以及他人的帮助,因此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庭、社会。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学校的教育是感恩的的主要渠道,但是仅仅依靠自己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家庭的教育与社会相组合,才能更加长久有效。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感恩意识,更要培育大学生们的感恩之心和感恩之行,用大学生们的行为去带动大家一同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我们的社会人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环球网.2016-12-2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研究国内外卖经营发展模式的调查和分析 下一篇:试析少儿钢琴四手联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