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3-11 05:56:58

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摘 要:文化消费是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通过建立协整关系模型认为,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拉动作用,目前扩大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居民文化消费;经济增长;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08-02

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文化消费现已成为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扩大居民文化消费,不仅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本、促进社会进步,而且还可以拉动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直接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扩大文化消费”,要求将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本文通过建立协整关系模型测度分析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揭示目前制约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提出扩大居民消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现选用居民文化消费额(X)反映中国居民文化消费总水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项指标数据是根据人口数和居民家计调查资料中的居民人均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支出近似计算得到;选用国内生产总值(Y)反映经济增长水平。数据来源于199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样本期为1994—2010,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对数据进行价格平减。

2.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检验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必须先对两变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判断。根据平稳性检验原理,采用ADF检验法得到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X与Y的ADF检验结果

注:检验形式(C,T,P)中,C,T,P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期数。滞后期的选择以SIC最小为准则。

由表1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X、Y序列的ADF统计量值均大于临界值,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检验后,其ADF值均小于临界值,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则X~I(2),Y~I(2)。

居民文化消费是否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可借助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判断。依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对X与Y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X与Y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滞后期为1期,在显著性水平为10%不能拒绝X不是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亦即居民文化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3.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分析。判断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采用协整检验法进行判断。由上述单位根检验可知,X与Y均为二阶单整序列,故可进行协整检验。

利用广义差分法对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文化消费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估计,得到方程:

Yt=2 523.026+9.8295Xt ar(1)=0.7978

(12.0712) (6.0260)

R2=0.9951 DW=1.5192,

上方程可以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统计检验和自相关性检验。现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选择滞后期p=1时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残差序列ADF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的ADF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即残差平稳,由此可知,X与Y存在协整关系即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回归方程表明,居民文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居民文化消费每增加1亿元可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9.8295亿元。

二、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面临的制约因素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仅总额在不断增加,而且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扩大居民文化消费仍面临一些因素制约,主要表现在:

1.居民收入水平低。文化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大,只有在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时,居民才有能力进行消费。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一直偏低,造成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2001—2010年,按可比价计算,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10.7%的年均增长水平;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低抑制了其文化消费支出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分别仅增长7%、5%,分别比相应收入增长速度低2.7个、2个百分点。

2.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基础设施是居民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目前中国城乡文化设施建设还难以适应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设施总量少,许多乡镇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也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些场馆不是破旧不堪就是被挪作他用;绝大多数农村不通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不通网络。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必须健全文化基础设施。

3.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决定着人们文化消费的内容和行为。目前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总体数量不足,而且结构也不甚合理。许多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脱离市场,没有针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造成大量同质的文化产品浪费,文化产品创新性产品供给不足。

4.文化消费市场管理不完善。许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如电影、文艺演出等)定价虚高,抑制了中低收入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新媒体、新文化业态(如手机短信、移动无限增值服务等)存在立法空白,使得公民在文化消费中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盗版猖獗,文化市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三、扩大居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要破除制约因素、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可采取如下对策:

1.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今后要适当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根据经济增长水平和物价上涨状况适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统一和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但潜力巨大,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文化消费环境。要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鼓励和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3.优化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培育和扩大新的增长点。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要深入调研各类居民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居民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开拓新的文化服务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综合交易平台。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转变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

5.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净化文化消费环境。加快文化市场的法规建设,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特别应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维权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完善涉及娱乐场所、音像出版业及演出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居民享有的文化服务和消费的权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美君.鼓励和引导大众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J].天津经济,2011,(9).

[3] 颜鹏.陕西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1,(32).

[4] 胡秀丽,黄圣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8,(10).

上一篇: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