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的“四化”

时间:2022-03-11 01:19:49

作文讲评的“四化”

作文教学的真正完成应在作文讲评之后。因为,讲评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明确下次作文的努力方向,并在教师的勉励和帮助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写作能力。作文讲评的目的或任务是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成功之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作文讲评必须坚持以下“四化”。

一、讲评目的明确化

目前,大多数教师讲评作文的做法是:先选择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然后分别进行点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这样的作文讲评课,讲评的目的性不强,学生常常心不在焉,结果往往是劳而无获。因此,讲评作文时教师一定要克服讲评的盲目性,以作文训练要求为依据,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讲评目的,充分肯定学生习作中突出的“闪光点”,传授写作技巧,突破写作难点。总之,作文讲评课只有明确方向,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只有坚持讲评的目的性,才能增强讲评的实效性。

二、讲评内容序列化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样是一个有序的训练过程。因此,讲评作文更需要有序安排。为了克服讲评中出现面面俱到造成的无序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精神,结合语文教材对写作训练的要求、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高考评卷标准等,以“准”“清”“新”为作文训练序列,围绕“准――立意准,材料准,清――观点清,结构清,材料清;新――立意新,材料新,结构新”使作文讲评做到序列化和专题化。

讲评内容序列化可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阶段对写作要求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如果讲评内容无序列性,讲评只是跟着习作的优缺点转,学生就难以形成清晰的写作教学概念,写作教学就难以系统化,写作教学的盲目性就难以有效控制。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专题讲评。专题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巩固写作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专题讲评都要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讲解有关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基本理论,评议学生作文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样,经过序列化和专题化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普遍提高。

三、讲评过程“双主”化

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作文讲评过程中不是互相排斥的。

写作教学活动中,写作过程是学生进行主体思维与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和组合加工的过程。写作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习作凸现个性,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教师就必须自始至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今后的独创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与学生充分交流,充分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则只发挥帮助或点拨作用,即主导作用。

作文讲评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教师要明确指出该次作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偏差,以及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由此可见,作文讲评对语文教师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操作程序,也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的习作一个褒贬评定就可以,而是应该像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一样,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他们上路”。

四、讲评方式多样化

讲评方式多样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归纳讲评。

2、典型讲评。

3、对比讲评。

4、小组互批。

上一篇:议论文分段的吝啬与慷慨 下一篇:用自己的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