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3-10 08:07:19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也是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可提升学生的情操与审美品味,但高职院校受学校、学生、教学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高职院校重专业知识,轻语文学习;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差,基础薄弱;教学方式停滞,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针对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提高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从学情出发,在教材、教学方法、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 问题与对策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科技素养、市场经济素养、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是指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备高尚的情操与审美品味,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与美学发展的因素,同时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及世界各国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受一定因素影响,有的高职院校不重视语文教育,学生缺乏对语文的鉴赏能力缺乏语文,针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新思路,旨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不重视大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

从学校方面来看,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使得部分学校重科技素养、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语文被认为是非专业性课程,导致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学,压缩课时,甚至有的认为大学语文可有可无,干脆不开设语文课,学校在这一方面的理由是专业课太多,没有时间去学习基础知识,大学语言课程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语文专职教师偏少,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是其他科室的兼职教师,在教授语文的同时,还担任其他课程,不能全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

学校没有认识到语文基础能力是学生参加工作、完成学业的基本技能,也忽略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起到的基础作用与精神作用。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语文基础差

从学生自身来看,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为复杂,素质良莠不齐,主要表现为理性判断能力与自觉能力之间不协调;从接受心理方面来看,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不喜欢教条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学生把语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认读上,喜欢追求语言、故事、情感的表象感受,对传统的文学巨著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全盘吸收,缺乏冷静的辨别能力。在对学习接受上,学生更多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实习实训上,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在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理性的指导与文学理论的基础指导,易受个别区域、特定时代、个别作家的影响,使其审美观念偏于一隅,对作品的欣赏往往出于直观领悟,缺乏对作品深层意蕴的领会,进行影响审美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

由于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导致许多高职学生连一篇表达自我个性的求职信也写不出来,写出来要么格式不当,要么错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词不达意,要么不敢表达;面试时不能做到语言自然得体,不能与招聘人员做到良好的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知识所知较少,从这点来看,语文的学习非常必要。

(三)教学方式停滞,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面来看,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仍停留在字、词、句、章为主的教学阶段,以鉴赏为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及社会对人文素养的需求,导致语文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语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型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语文课堂的主要手段,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二、高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

高职院校虽然培养的是具有一技长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体现了人才的文化修养。高职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可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识,把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树立精神家园,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精神上的放松,缓解学业压力;通过文学作品鉴赏以陶冶情操。

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式初探

(一)语言课程的地位的正确认识

大学语文是学生打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配备充足的专职语文教师,鼓励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进行钻研,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满足充足的教学课时,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详细讲解课堂内容。

(二)从学情出发,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加以改进。

在教材选择上,较多学校使用的教材仍突出对作品欣赏、忽略语言能力培养,以古文居多,缺少现代文,缺少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文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字水平相对较弱,理解力低,古文寓意深远,描写的人物生活与学生相离过远,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因此在教材选择上,可选择通俗易懂,篇幅较小、感染力强、经典的文章,在学生接受的基础上,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高职语文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以讲课为主,可以选择情景话剧模拟、经典作品电影片段赏析、三分钟演讲、学生讲课等形式,有计划地对提高学生对作品思想进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口语教学,教师可将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并给予针对性辅导。在口语练习中,从读音、识字抓起,利用校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培养表达能力。可要求学生写日记,进行写作练习,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中,尽可能让学多参与报道、消息、通讯等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灵.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4:196-197.

[2]徐卫,刘盈盈.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2010,32:24-25.

[3]蔡丽. 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教改思考[J].科技文汇.2011,1:173-174.

上一篇:让英语走进小学高效课堂的方式探索 下一篇: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