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团队讨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9 08:21:24

初中数学教学中团队讨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团队讨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团队讨论在课堂中的运用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以让团队讨论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团队讨论;数学教学;合作

一、团队讨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师对团队讨论的把握程度不够

当前许多所谓的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方式,其实都只注重形式,并没有让团队合作发挥实质效果。虽然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此调动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并且没有对各小组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样就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讨论交流,无法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探讨数学问题的优势,只是停留在依靠个体努力的层面。因此,这种数学课堂上的团体讨论方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还可能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平等

当前教育体系使得部分教师更多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团队讨论进行教学与交流的教师通常会忽视团队成员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更看重团队最后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且,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团队讨论中更有积极性和主导讨论的优势,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意见则会被压制。在最后团队展示成果环节,教师会给予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更多发言机会,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讲,锻炼的机会就很少。最终,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会丧失参与团队讨论的积极性,甚至对数学失去信心,无法从团队讨论中受益。

二、如何解决团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更重要。而且,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不是被动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非被灌输。教育学家罗杰斯说过:“当学生自己选择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团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关心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过程,并且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的表现,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以此确保学生学习锻炼机会的平等。

(二)注重独立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

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起主导作用,需依靠自己的努力吸收及消化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团队讨论学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团队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要独自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独立意识。如课后留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让学生在团队内部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就能有效的把独立学习与团队学习结合在一起。

(三)及时总结课堂团队讨论的情况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团队讨论学习,教师应在课后及时总结其情况,包括学生在团队内部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探讨问题的效果等,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之后的运用中通过改进团队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团队讨论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提升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团队的成长,学生之间能更好地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好处。

(四)减轻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压力

“轻松的学习是学习潜能开发的最佳状态。”正如卢梭所言:“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数学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往往在团队讨论中显得很沉默,不能融入讨论的氛围中。因此教师要给予充分的空间、时间及机会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放下怕犯错、不自信等不良心态,卸下对数学的“敌对”情绪,大胆地参与团队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团队讨论的重要性。如在课堂上,除了让团队讨论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一些简单有益的问题,激发学生探讨和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团队讨论改变了以往授课方式单一、教条化和机械化,让学生从讨论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靖. 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1.(7).

2.丁锦华. 问题何在,对策何在――关于数学合作学习的思考[J].新课标新实践,2010(8).

3.卢伟江, 钟育彬. 浅谈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09 (11).

上一篇: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 下一篇:考虑干涉相位噪声的PSI组合及其沉降监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