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的探索

时间:2022-03-08 12:30:14

农村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的探索

摘 要:小班化教育应时而生,各校有不同的小班化组合形式,但不管怎样,提高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由此,根据我校实际,对小班化语文教学形式进行探索,引入活动课的类型,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展开小组合作与竞赛。这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沉闷无效的课堂。由教学困惑引发教学思考,到教学尝试与实践,就学习小组互助与竞赛教学的成效进行概述。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小组互助;教学探索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的困惑

日常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第一个困惑,学生在借助工具书的前提下,不能够完整流畅地读完一篇课文;第二个困惑,学生写作业通常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就是乱写一通;第三个困惑,上课时没有人敢举手发言,课堂是极其沉闷的;第四个困惑,布置的背书或其他课外任务拖好多天都不能完成。我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我怎样在短短的40分钟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我在思考中进行探索实践。

二、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的探索

1.“组内互助、组际竞争”形式的充分运用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及能力差异,为此,我安排每个学生至少归属两个不同形式的小组。一为固定化学习小组,重在互助;另一为流动性学习小组,重在分工。

固定化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的兴趣特长、性格性别、能力成绩和各小组之间的学习活动能力大致相当。由组内成员推举出他们所信任的组长。同时给每组同学大致依能力等第,从组长开始,分别以1A、1B、1C、1D、1E,2A、2B、2C、2D、2E等序号代称,这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公平,又有利于A对B,B对C,C对D,D对E的帮扶。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全组乃至全班差异化的同学在相互帮助、相互督促时共同进步。

因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渐渐地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我用流动性分组来调节和补充。流动性分组一种情形是依照学生的自愿组合成临时的学习小组;另一种是依照学生的见解或观点或活动点进行某个活动内的临时学习小组。自愿组合的学习小组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按见解或活动点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论与辩论,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

固定化分组和流动性分组是我在小班化采取小组互助学习组际竞争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活动和学习效果。

2.小组互助与竞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长期的全班性教学活动固然有很多优点,但固化单调,为此,有计划地、适当地在课堂内外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了,成绩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根据学生间的个性及智力的差异性,我在小班化语文学习课堂教学中安排至少归属于两个不同形式的小组。一为固定化学习小组;另一为流动性学习小组。固化小组形式重在互助,流动学习小组形式重在分工。

固定化学习小组,考虑到小组内成员的兴趣特长、性格性别、能力成绩等,并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学习活动能力大致相当。同时让小组内成员推举出他们所信任的组长。

流动性学习小组,因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会渐渐地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要用流动性分组来调节和补充。流动性分组一种情形是依照学生的自愿组合成一个临时的学习小组;另一种情形是依照学生的见解或观点或活动点进行一个活动内的临时学习小组。自愿组合的学习小组有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按见解或活动点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论与辩论,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或类似于分组进行家庭、校园、社会对语文运用的调查,或类似于收集流行语、对联或标语、广告用语等流动性组合。

固定化分组和流动性分组是我在小班化采取小组互助学习组际竞争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活动和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小组的互助竞赛可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机会,在学习小组中智能水平不同的学生会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越个体力量。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从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既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又能很好地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同学间也常能互通有无。

3.小班化课堂回归学生主体教学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发表意见,小组与小组间又可以进行交流,整个班级就是思维之花的激情碰撞,在碰撞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思想。而老师也不是那个手持教案的清闲者了,他必须深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竞赛中,给予督促、指导、点播,一个活跃、真实、激情和有效的课堂就出现了。

教师以教授者、主导者身份出现在课堂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在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学生的互助与竞赛教学要求,教师则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使自己成为这种教学形式的协调者、激发者和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小组合作和竞赛真正开展起来,才能让师生都放开手脚,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三、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探索成效

1.绽放自己的舞台,一个都不能少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使每一次学习都有分工,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任务,只不过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而已。学生有事可做,同时有小组成员的帮助和督促,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绽放自己。

2.活跃自己的课堂,让思维之火激情碰撞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小组内发表意见,小组与小组间又可以进行交流,整个班级就是思维之花的激情碰撞,在碰撞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思想。而老师也不是那个手持教案的清闲者了,他必须深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竞赛中,给予督促、指导、点播,一个活跃、真实、激情和有效的课堂就出现了。

3.转变教师的角色,发挥各自的潜能

教师以教授者、以主导者身份出现在课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在小班化教学形式中,教师则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应该使自己成为这种教学形式的协调者、激发者和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小组合作和竞赛能真正开展起来,才能让师生都放开手脚,在求知的道路不断探索。

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小组合作与竞赛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让学生的“组内互助、组际竞争”的形式更高效,值得我不停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周海英.基础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学生主体性缺失.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关于新课改后对初中物理教学方向和学生兴趣培... 下一篇:浅谈如何建构城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