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技术的期权评估与管理

时间:2022-03-08 09:55:45

高校专利技术的期权评估与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已经由以资本为核心向以技术、以知识为核心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区域,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并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强弱。

一直以来,高校既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也承载着大量的科研任务。近年来,高校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基础和集聚的科研人才,迅速成为专利的重要生长点和辐射源。从1986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累计专利申请为17.71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1413万件,占68.5%;实用新型申请4.3756万件,占24.7%;外观设计1.1977万件,占6.8%。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伴随着高校专利的快速成长,高校专利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体制和专利意识薄弱,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的现象。我国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为32 680件,比2006年的22 950件增加了14.2%,其中职务专利申请量仅占全国职务申请的11.8%,这与高校的实际科研实力和水平很不相称。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所引用的西方评估理论与方法较多,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场法等,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专利的技术价值,造成高校专利技术价值难以得到合理有效地评估,进一步加剧了高校专利价值的流失。

一、高校专利技术的期权评估

(一)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不论在国际或是国内,专利权资产估价都是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评估发明专利成果价值常用的方法包括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以及市场法。但这些方法没有考虑专利的成果价值具有灵活性,很难对专利资产价值作出准确评估。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中借用过来的,对专利权这种无资产的评估却并不完全适用。这是因为专利权的成本通常很小,其价值核心在于依附于专利的具体物质形态上发明者的智慧结晶,而这种智慧结晶是不能简单的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的。

收益现值法考虑到资产的价值主要来自于获得未来收益的能力上,因此将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现值作为资产价值。这种方法并没有考虑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缺陷是不能有效地处理项目投资涉及的管理柔性及项目投资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另外,这种方法要求反映现金流系统风险的折现率也必须确定,而折现率的选择也是一个难点。

市场法也称市场价格比较法。它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资产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求有一个发育完善的资产市场,用于被评估资产的参照物及其技术指标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的。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体系,缺少参照物及必要数据,因而并不适于用市场法来评估专利的价值。

董晓峰(2005)对我国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在经过对抽样的分析后,指出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尤其在知识产权的评估过程中具有诸多的影响价值的因素,主观随意性较大,传统的知识产权评估的科学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专利的期权特点 通过对以上常用的三种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评估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应用专利权进行生产的特点。专利权作为一种法律上的权利,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专有权,因此,在法定有效期内,专利权人享有制造、使用、销售的独占实施权或者许可他人实施的权利。投资者在拥有某项专利权后,在专利权的有效时间内就具有了控制和使用某项专利进行生产盈利的权利,这样高校在生产出专利产品后,在专利权的有效时间内就有了增大利润的可能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专利权的过程中,还将会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这种利润的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投资项目在未来给企业增加的各期现金流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市场中产品价格和成本的不确定性,发明专利资产的价值是随着相关投资项目和专利产出品的价值的波动而变化的,波动性越大,其价值越高。这就是发明专利的期权看涨性特性。

期权是一种权利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该资产称为标的资产,在期权合约中所规定买进或卖出标的资产的价格称为期权的执行价格。期权的最后有效日期称为期权的到期日,期权的买卖双方购买或出售期权合约的价格称为期权价格。其中,看涨期权是指期权赋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价格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而期权的购买者则为获得相应的权利支付一定的价格,期权作为一种衍生的证券,其价值取决于标的资产的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期权定价模型来确定。

通过对期权定义,可以看出期权具有时间期限,可选择性,风险性以及利益最大化等性质。对于发明专利权来说,可使用的期限就是指发明专利的有效期,而过了这个有效期发明专利的价值就没有了。因此发明专利权具有时间期限的特性;发明专利资产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必须对其进行再投资才能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因为购买专利技术后,高科技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资产就具有了进行后续投资的权利。高科技企业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后续投资、是否扩大投资或终止己经发生的投资,这就证明了专利的可选择的特性;发明专利的投资过程中要经受技术、市场、经营等风险考验,具有长期的、多变的因素,这就使得发明专利相关的投资项目的价值具有波动性。这就说明发明专利具有投资风险特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专利价值评估中可以把发明专利所产生的产品的价值视为看涨期权,把产品本身可视为标的资产。因此,可以利用看涨期权价值定价模型来对购买专利技术后所能获得的收益进行评估。

(三)专利的期权评估方法 Myers最早认识到期权理论在非金融投资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正式提出了实物期权的概念。Trigeorgis和Mason(1987)指出,在实际市场上,由于需求变化,不确定性以及竞争的作用,现金流可能会与最初的预期有所不同。实物期权法可以有效地衡量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投资决策灵活性所赋予专利技术资产未来收益的价值,充分利用管理柔性进行不确定性投资项目的评价及相关的投资经营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物期权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应用到专利价值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和战略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等众多领域。

实物期权法是将专利权看做一项期权,对未来的收益进行评估的方法。企业获得并实施专利权,其实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投资。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这种投资同样具有风险和回报的随机性。在实物期权评价中,项目的价值不仅包括项目产生的收益,而且包括选择权带来的收益,即期权价值。因此,专利权本身也包含有隐形的期权,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项目投资的经营性期权。专利权的价值就是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机会的价值,可以运用期权定价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

目前使用的专利权实物期权评估方法,都是根据金融数学最经典的期权定价公式――Black-Scholes公式展开的。在该模型中,看涨期权的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变量的一个函数:

看涨期权价值=

式中,S为标的资产当前价值;K为期权的执行价格;t为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r为期权有效期间的无风险利率。

其中,σ2为标的资产价格自然对数的方差;f(z)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上述模型表明,期权价格是由标的资产本身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资产的当前价值。由于看涨期权赋予了以执行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相应权利,资产本身当前价值的上升可以增加期权的价值。二是资产的价值变化方差。期权能从标的资产剧烈价格波动中获得显著的收益,因此标的资产价值变化幅度越大,其价值越高。三是期权的执行价格。看涨期权其价值随着执行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看跌期权价值则和执行价格成正比。四是距期权到期日时间。距离到期日时间越长,资产价值可以变动的时间越充分,无论是看涨还是看跌期权其价值都会相应上涨,因此随着距到期日时间的增加,看涨、看跌期权价值都将增加。五是期权有效期的无风险利率。在进行期权交易时,购买者需预先支付期权费,因此期权费存在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利率水平和距期权到期日时间,利率的升高使看涨期权价值上升,而看跌期权价值下降。

(四)期权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评估中,最为关键的是对相关参数和变量的评估和测算。一是企业收益现值的测算。如果专利权已经投入使用,可以根据企业的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如果没有先例参考,可以采用概率分析进行模拟计算。预期收益现值一般要受到专利期限内的实际生产状态、企业经营状态和市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计算预期收益的同时,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收益标准差。二是确定专利权未使用时的企业收益状况,这可以通过企业资料计算出来。三是预期收益期限,可以按照专利权的预期使用期限来估算。

二、高校专利技术评估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速专利价值评估的法制化建设 近几年来,高校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保护法规,规范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但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仍然是空白。河南、深圳等地颁布了“无形资产评估暂行管理办法”等,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或行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但具体到专利价值的评估法规仍然很不健全。因此,根据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目标,尽快建立和健全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是改变专利价值评估行业条块分割状况的根本措施。

(二)确定高校专利重点研发方向,推进高校专利实施 高校不以拥有专利为目的,高校专利的最终目的是转化实施,因此,对于已授权的专利高校应鼓励专利发明人积极将专利投入市场,将专利创造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专利实施中获得合法的经济收益。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研发优势,积极制定开发符合国家、地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专利技术,并利用校办产业、大学科技园等单位孵化专利技术,使其达到实用程度后,再将其推向市场;其次,高校应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洞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空白点,确立研究方向,避免重复研究并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最后,高校同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成果展览会,通过专利信息平台、媒体、网络等方式对专利进行宣传,努力实现专利成果的转化。

(三)加强职务专利保护的措施 对于因科研人员流动而造成的高校知识产权流失问题,高校应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已授权的职务专利,专利权就属于该单位,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该单位的许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无权实施该专利,这样,科研成果的归属权不会因某个发明人的工作单位的变更而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高校的知识产权。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技术已成为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之一,完善高校专利技术价值评估体系,加强高校的专利管理工作,有助于高校良性的科研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专利战略的实施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海栗:《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郑成思:《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杨世忠:《管理咨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董晓峰、李小英:《对我国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的调查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5期。

[5]吴申元:《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试论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流程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