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症胆管炎的围术期护理

时间:2022-03-08 08:39:50

浅谈重症胆管炎的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并总结重症胆管炎的围术期的护理以及体会。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胆管炎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②胆囊造瘘+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③单纯胆囊造瘘④左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果:经手术治疗,临床治愈74例,治愈率高达92.5%;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为7.5%,中毒性休克4例,心力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严密谨慎的术前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其能够大大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症胆管炎、围术期护理

重症胆管炎被称为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指胆管严重的梗阻性化脓性感染,通常伴有胆管内压升高。重症胆管炎是腹部外科中最突出的急症,也是最严重的感染性急腹症。围术期护理是指“从患者确定入院治疗时起,对患者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选取2004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治愈74例,治愈率高达92.5%;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为7.5%,现将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与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在24~78岁之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①有胆道感染或胆道手术史②起痛急,有夏科三联征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③会出现烦躁不安,昏睡或昏迷④体温高热或不升;脉快(120次/min以上);血压下降;神志改变,呈休克状态⑤右上腹肌紧张、压痛、肝大、胆囊大,触痛,肠胀气明显。治疗前80例患者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或胆管扩张。高血压4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3例,冠心病1例。

1.2 手术方法

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2例②胆囊造瘘+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4例③单纯胆囊造瘘6例④左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6例。

2 结果

经手术治疗,临床治愈74例,治愈率达92.5%。并发症:2例胆道出血,2例胆漏,1例肝断面感染出血,6例急性胰腺炎,7例胆道残余结石。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为7.5%,死因:中毒性休克4例,心力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经过细致的术前观察和谨慎的术后护理,80例患者无一人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

3 观察与护理

3.1 术前观察与护理

3.1.1 重症胆管炎是肝内胆管的一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是胆系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由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管狭窄等引起,感染以大肠杆菌多见。其病理改变为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显著增高,感染沿胆管近端扩散,细菌、内毒素及脓栓大量进入肝血窦,导致胆源性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等。因此降低重症胆管炎死亡率的关键是尽早实行胆道减压手术。本次手术治疗死亡率为7.5%,中毒性休克8小时内进行手术的患者全部存活,超过24小时4例,除一例幸免外,其余3例术后全部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中毒性休克。由此可以发现重症胆管炎患者越早施行手术,效果会越好。

3.1.2 重症胆管炎患者入院时通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休克、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情况。因此患者入院后应迅速输液,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C;减低胆管压力,行经鼻胆管置管引流;采取有效措施抗休克,保护肝肾功能。

3.1.3 密切观察患者病状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病人的精神症状的变化,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每隔45min给病人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同时也应注意病人的精神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3.1.4 重症胆管炎患者由于病情严重、结石所带来的疼痛等导致患者产生烦燥不安、焦虑等精神症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手术效果产生质疑,担心术后生活能力下降等。所以加强病心理干预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患者的不同精神症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与治疗,帮助病人增强心理应对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术后心理及生理的康复。

3.2 术后护理

3.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1至3天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尿量、神志等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3.2.2 预防术后出血,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若发现有出血倾向等异常情况,需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2.3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如在短时间内引出大量血性液体或黄绿色液体,表明有出血及胆汁漏的可能,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腹腔引流管术后24h内引流液为淡血性,一般不超过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3天可拔管。引流液较多时做如下观察与处理:(1)血性液:新鲜活动性出血、

3.2.4T患者由于胆道压力增高,术中取石等操作,胆管壁充血水肿而并发胰腺炎,术后应严密观察腹部体征、腹胀、腹痛性质。若出现腹膜炎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能排除胆漏、胃肠道损伤等要考虑胰腺炎。

3.3 康复护理

1.要注意多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

2.忌烟酒,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减少油脂的摄入。患病期间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极低,喝酒容易造成肝功能恶化。尽量不吃含油脂高的食物,以免增加肝胆的负担,加重病情。

3. 少吃大头菜、芹菜等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因胆汁分泌异常,消化能力较差,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引发胆绞痛。同时最好能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以减轻肝胆的负荷。

4. 注意调节情志,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肝胆之病,易于郁滞,应以疏泄条畅为佳。若精神抑郁则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诱发或加重疾病症状。

5. 要注意适当锻炼。适当的锻炼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千万不能过量运动,否则会加重肝胆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 讨论

通过对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大大缓解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病人的恢复,减少了住院时间从而使医疗费用得到降低。因此,治愈疾病的关键在于严密的术前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

参考文献:

[1] 孙中杰,潘承恩.重症急性胆管炎48例诊疗体会[J],实用外科杂志,2001,,21(6):356-357.

[2] 王晓波,李英.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23—24.

[3] 赵静轩,韩忠福.外科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06.

[4] 赵海鹰,戴朝六.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51.

上一篇:居家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重要性 下一篇:社区抑郁症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