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研究浅析

时间:2022-03-08 12:45:10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研究浅析

【摘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在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以及审计模式入手,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 职能 模式选择 限制因素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分析

内部审计扎根于企业内部,贯穿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对本企业整个运行管理机制实施适时、有效监督,促进加强管理、畅通政令、改善经营和提高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

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内部审计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其基本宗旨之一便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既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序,又可对人形成间接的约束,以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二)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要满足以下需求: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的客观反映,以规避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估,以降低审计风险和监管风险;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客观评估,以减小投资风险。可见,在补充与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三)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公司价值增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会对组织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使其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客观上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

(四)内部审计是管理当局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方法

管理当局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对委托人的财产保值、增值负责。为了完成其受托责任,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内部审计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通过协助管理当局设计战略目标、编制年度预算、分析年度决算、完善组织机构、设计管理跨度、制定公司政策、建立公司文化等方面加强公司经营管理。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模式选择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主要存在四种类型,各有利弊: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向董事会负责,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监事会,此模式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可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有利于为经营决策和提高企业经济利益提供服务,但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难以进行独立的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总监,虽然从业务归口方面来看,可提高内审效力,减少审计风险,但有时会将内部审计等同于财务机构自身的内部稽核岗位,不利于实现审计目的。

比较而言,第一种模式由于其领导级别最高,地位超脱,独立性最强,因而优于其他模式,应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实选择。

三、制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内部审计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 才能保证其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采用受领导层管理的模式。一方面这种模式能够充分显示出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利于管理层更好地作出决策。另一方面这一模式带来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不明确,既要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又要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内部审计机构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恰当

目前很多企业不能及时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内部审计的手段和方法,虽然目前已经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营责任审计等,但实际上仍局限于以“查错防弊”为主的合规、合法性审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标,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营责任审计也并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作用。审计目的没有达到“合理性、有效性”。同时由于审计水平的限制,审计方法也没有建立起集管理、技术评价等一系列新的方法为一体的审计体系,而局限于传统的查帐方法。

(三)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两种职能,即“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然而,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设立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地视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便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现,突出了“监督”职能,忽视了“服务”职能。此外又由于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 有的企业平时将内部审计归财务部门主管审计机构, 起不到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中、事后的“查错防弊”,而事实上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有效的事前工作, 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等支持与服务, 以便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当然, 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 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财务部门,独立性差,其中不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缺乏足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相应地, 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收入和升迁, 致使高素质审计人员流失,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化内部审计群体,从而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的现象。

四、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增强审计独立性

首先是要明确隶属关系,改变目前实行的由企业领导人直接领导或充当企业内部审计领导的内审工作管理体制,如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模式,这样使内部审计完全独立于其他管理机构,避免在审计工作时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干扰,保持企业内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增强内审的权威性,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内部审计软弱无力的局面。

(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提高审计实效性

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管理层次的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化,客观上需要有更加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因此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在时间上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使审计过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工作内容上,要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上,规范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利益。

(三)注重引入现代审计技术、方法, 供内部审计部门借鉴与使用

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 如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能较好地满足审计工作中对数据采集、计算、查询、排序、筛选、判断、分析等要求, 利用统计抽样、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投资分析、流程设计等数字加工技术, 方法灵活多样, 适应审计对象发展的需要, 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强调针对性、效果性及持续性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多年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虽然内部审计需要对整个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督和服务,但随着审计领域的拓宽,内审范围更大、难度更大,加之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内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时更需要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研究,查深查透,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内审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五)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审计能力和知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工作经验,这给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困难。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必须要改善审计人员的结构,提升其素质,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措施如下:积极引进人才,引进审计工作经验丰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及有专业培训经历和学习经验的高素质人员;鼓励从外部引进新人,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在被公司淘汰的强烈危机感下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后续教育工作。

总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改革的加速,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应该顺应目前变革的要求, 在审计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要发生转变, 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开创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志芳.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2]李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商业经济,2011,(7).

上一篇:浅析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引导艺术 下一篇: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保险政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