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低碳物流构建途径分析

时间:2022-03-07 12:50:51

制造业低碳物流构建途径分析

[摘要]低碳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制造企业低碳物流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分析制造业低碳物流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我国制造企业如何构建低碳物流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物流;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必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举足轻重,一直是我国三大产业中发展最快和比重最大的产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大量行业,制造业物流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物流发展提出了需求。但制造业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高浪费、低效益一直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其在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产品制造过程及使用处理过程中消耗掉了大量人类社会有限的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国家对碳排放控制的加强,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入,制造业低碳物流也必将快速发展,构建制造业低碳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2、制造业低碳物流内涵分析

低碳物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环保,减少碳排放;二是对物流系统的优化,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这两个基本内容出发,我们可以定义制造业低碳物流为:在制造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分销的运输、装卸、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等物流活动中,采用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物流过程的碳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制造业低碳物流的内涵可以用“5R”来进行概括:即研究(Research),将高效和绿色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低碳物流对策,提出具体和恰当的碳排放指标;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降低生产物流成本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及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use),对物流流程进行再设计,整合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循环(Recycle),重视对废旧物流设施设备、废旧包装的回收处理与二次循环利用;保护(Rescue),积极参与制造企业所处地区的低碳化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低碳宣传,树立低碳企业形象。

3、制造业低碳物流的特征

随着制造企业外部经济技术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制造企业发展阶段,其低碳物流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制造业低碳物流除具有一般企业物流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交叉性特征

制造业低碳物流的实现,需要灵活应用物流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工业工程、环境科学及生态经济学等多个知识范畴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有效的综合与交叉,以实现对制造及分销物流系统的管理、控制和决策,其研究方法复杂,研究内容广泛,边缘性性强。这对制造企业物流相关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多目标性特征

制造业低碳物流的多目标性体现在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即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四个目标的统一。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些目标之间通常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个目标的增长将以另一个或几个目标的下降为代价,如何取得多目标之间的平衡,这是制造业低碳物流要解决关键问题。

3)多层次性特征

从物流活动不同层次的角度,制造业低碳物流可分为物流作业层次和物流管理层次,其中,物流作业层次主要包括低碳运输、低碳包装、低碳仓储、低碳配送等;物流管理层次主要从节能减排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完善物流信息系统,促进供应链物流的低碳化。而从低碳物流的管理控制主体角度,制造业低碳物流又可分为社会决策层、制造企业管理层和生产作业管理层三个层次。

4)时域性和地域性特征

时域性指的是低碳物流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从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内部生产物流,产成品的分销运输,直至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而地域性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制造业的物流活动早就突破了地域限制,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趋势,相应地,对物流活动低碳化的管理也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二是指低碳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需要制造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车间或者企业所处在的供应链上企业的参与和响应,这些成员很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

4、制造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途径

1)基于低碳物流的产品设计

一般而言,设计人员更多的是关心产品的性能,但是在满足产品本身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应考虑针对物流过程中能源和材料的需求问题。如可以设计与运输车辆车厢尺寸配套的产品规格,从而提高装载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运输效率。这种思想可以一直延续到对托盘、集装箱、装卸搬运设备的一致性。另外,应强调在产品设计时选用轻质材料,而当环境影响和碳排放不可避免时,要优先考虑形成产品标准件,及其多次重用和易于回收、易拆解的特性。

2)实施低碳绿色包装

对制造业来说,在现有环境和技术条件下,要实现低碳物流,改善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十分重要和可行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重考虑:一是对产品进行必要尺寸的有限包装,减少包装的内部空间,相反的做法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会给运输带来麻烦;同时,环境友好的包装也可以作为产品的一个营销的创意点。二是强调包装的可回收和可重用性,尽量使用标准包装,提高标准瓶、纸箱、容器的回收率,同时使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企业共用。如施乐公司就改变了它的包装,并在英国和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包装回收中心。

3)积极发展低碳运输

制造业低碳运输的实现,首先是要对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合理布局物流节点与运输调度,推广共同配送,从而尽量缩短运输路线和环节,提高运输满载率,减少回程空驶率;其次应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优势及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购买和更新车辆时选择耗能低、污染小的节能环保车型,如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生物能源车等;第三要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和公铁联运,以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供应链管理。

4)仓储环节的低碳化

制造企业在仓储环节的低碳问题并不突出,主要的碳排放集中在仓库中的装卸搬运和分拣活动,要减少这两种活动的碳排放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仓库布局,变革出入库流程的方式,减少叉车等设施的仓库内行走距离和装卸次数;另一方面应根据产品的物流特性选择合理的拣选方式,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与出入库活动衔接,以提高仓储的效率,实现仓储低碳化。必须注意的是,相比运输环节,仓储环节本身虽然并不会产生大的碳排放量,但仓储环节和运输配送环节是紧密相关的,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中仓储环节子系统的运作会对运输和配送子系统的效率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例如,不合理的仓库选址将大大提高运输成本,不利于运输和配送环节的碳排放控制。因此,制造企业在实施低碳物流过程中,仓储环节的低碳化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从物流系统整体的角度来优化控制。

5)建立有效的低碳物流评价体系

通过低碳物流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分析出影响低碳物流系统整体效率的瓶颈,为降低整体运作成本、提升客户价值提供依据,而且评价体系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目标导向与约束,可以使企业各个层面的物流经营活动自觉向环保和低碳方向发展。比如在生产车间建立有关的评价指标用于考核物流效率,引导车间物流的低碳化改进。另外,从企业外部来看,也可以通过建立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来激励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重视环境问题。如对供应商进行低碳评价与分级,通过环保导向的采购政策来影响其环境行为和获利能力,实现供应链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6)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对物流系统的成本效率优化至关重要。目前,通过条形码、EDI、GIS、GPS等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在制造企业已较为普及,下一步应重点推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与低碳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根本上减少人为的交通运输行为及其碳排量,以至直接减少生产流程所需的人力和设备投入,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

7)强化基于低碳物流的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管理

从内部供应链来看,为实现低碳物流,制造企业应通过重新设计旧有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物流业务流程,减少生产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外部供应链的重建是更重要的方面,对企业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到下游分销、消费环节,都应该进行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进行供应链优化。积极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新型的战略联盟关系,由于上游供应商在环境上的改善和成本上的节约能够通过供应链传递到下游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整个链条的物流效率。另外,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或全部供应链物流外包给第四方物流,充分利用专业物流公司的规模效益及管理、技术优势,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能使制造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5、结语

尽管在整个社会环境中低碳物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是从组织战略的高度上看,调动整个生产物流链上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仍是较难实现的,在一定范围内,整个供应链上成员的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不仅需要恰当平衡各方面的利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流程创新,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制造业物流的低碳化已成为一种必然,我国制造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提高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使之融入到整个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有效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霍顿.全球变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53-70.

[2]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 蒋国平,尤大鹏.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8(4):102-104.

[4] 何明珂.制造业物流发展的新需求[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05):32-34.

上一篇:探讨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下一篇:人工浮床技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