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异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及思考

时间:2022-03-06 09:11:09

中美文化差异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及思考

[摘 要]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头国融资租赁企业达3000多家,在资本融资方面的渗透率这30%。而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只有200多家,渗透率不足5%由此可见,我国的融贵和赁业与荚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对我国融费租赁业潜在的影响,结合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寻求捉进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中美 文化差异 融资租赁业

1 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

用霍夫斯蒂德、葛雷建立的文化框架来描述:我国是一个具有崇尚集体主义,集权程度高(权距大)、规避不确定性意识较强,职业化水平低和重统一性、轻灵活性的文化特征的国家。这种文化特征在我国占据着一定的统治地位,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与文化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下面,笔者选取其中几个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影响较为明显的文化特征,进而探究我国文化传统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

1.1 大权距

权距是指权威(或管理当局)的集权程度。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讲,我国显然属于典型的权距大(即管理理论的重心在管理当局)的国家,如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大权距的具体表现。由于融资租赁本来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我国那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引进外资,只能按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由政府部门“安排”项目。80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主体由“国家”变成了企业,经济体制衔接不上,因此出现巨额欠租,使得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形象欠佳。又如,在融资租入资产人账方法上,我国把利息费用开始日资本化,而在美国是规定以租赁付款的现值人账。而这样做,也只能在大权距的文化环境中为了管理者的利益需要才会较容易地变为现实。

1.2 职业化水平低

美国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建立会计职业团体,致力于会计职业自身的有序发展,从而为美国始终保持较高的会计职业水平和自我管制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如今,美国会计准则是由其民间会计职业团体自己制定的,大量的经济业务可以依赖其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来处理,这些均对其会计准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的职业化水平明显偏低,无论会计职业的自我管制能力,还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均捉襟见肘。差距甚远。因而只能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管制,这迫使我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如我国很少采用几种有利于融资租赁业务快速发展的较为先进的方式(转租赁,回租赁,杠杆租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层次较高方式的租赁业务处理程序比较复杂,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化水平难以达到这一点。

1.3 强调统一性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对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控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方法,如加速折旧法在我国应用范围上受到严格控制。如我国规定“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而承租企业的同类资产大部份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以租赁资产也只能按直线法折旧。这些均体现我国文化是偏好整体的统一而非个体的灵活与主动。

2 我国融资租赁业快速发晨中的障碍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租赁业尽管已经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作用,但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

2.1 租赁的社会认知度较低。

对于融资租赁业,大多数人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由于融资租赁机构本身,没有完全投入到市场竞争中去,宣传融资租赁业务的内容、特点及其好处。因此,国内很多企业对以融资租赁方式添置设备和以贷款购置设备的区别还没有认识,更不可能主动利用这一方式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放眼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现代租赁一出现,就大力普及租赁知识。逐步改变人们的“先拥有,后使用”的使用观念,扫除思想障碍。

2.2 融资租赁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政出多门,很难制定统一的政策来协调租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利于租赁业整体的发展。如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生产和流通部门组建的租赁公司从事融资性租赁销售的租赁合同的合法性未作明确规定,这些企业的租赁业务,其租赁合同司法解释上不予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2.3 租赁成本高

从国内筹资情况看。在实收资本金上,所占比例太小不足以作为主要的融资来源;在吸收信托存款上,因为缺乏银行在社会上早已形成的信誉及形象,也处于劣势地位;向金融机构拆借受资产负债比例制约;发行债券和股票方面,国家控制较严,且能利用的资金数量、时间有限。从国外筹措资金的情况也不乐观,而且租赁企业得不到优惠的资金来源,再加上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把融资租赁的设备视同于企业自有的固定资产,租赁费不能列支成本。国家在税收政策上没有给租赁任何优惠,致使租赁成本较高。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新增设备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因此不愿改变传统的设备购置方法,也就全然没有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的积极性。而美国主要以租赁债权从银行、保险公司获得贷款,有的租赁公司还与银行合作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美国又是对租赁实行税收优惠最典型的国家,这也是美国租赁业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促进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3.1 加强对融资租赁业宏观管理,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融资租赁管理部门。按照我国金融管理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应是统一管理融资租赁业的管理部门,有关融资租赁业的审批和监督管理权应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待条件成熟时,可组建单独的租赁总局等。同时加大对融资租赁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经营观念。

3.2 制订优惠的财税政策,降低租赁成本

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普遍做法,扶持和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可采用的措施有:一是实行投资减税政策,欧美各国在发展租赁业的初期,大都采取了投资减税政策,即出租人可以享受设备购置成本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美国投资税扣减法中规定,出租人投资购买租赁设备时,可享受相当于投资设备购置成本10%的优惠,即出租人可以从应纳税的收人中抵免设备投资的支出。租赁公司的投资数额一般较大,其获得税收优惠是非常可观的。二是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增加企业支付租金的资金源。三是多采用杠杆租赁等较为先进的方式,给予企业直接节税的好处。如美国采用杠杆租赁方式,出租人可以利用20%-40%的投资即可获得100%的税收优惠,贷款人可获得固定的以设备为担保的利息收入,承租人则可以分享出租人的税收好处从而减少租金与付款数额。

3.3 拓宽融资渠道,充实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

融通资金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考虑到租赁业的行业特点,可以放宽对租赁机构吸收资金的某些限制,融资租赁公司的外源融资渠道也可呈多元化发展。如融资租赁公司向银行贷款,保险业借款,基金借款,发行债券等,形成资产结构多元化。如日本欧力士租赁公司其筹措资金的另外50%为发债,其发行的短期商业证券和公司债占日本国内发行总量的2%以上;又如美国,租赁公司发行的短期资产担保型证券的发行量占全美国同样证券总发行量的1%。

3.4 加强融资租赁立法建设与完善,推动租赁业的规范发展

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正常运行,租赁业的健康同样需要租赁法律法规的保障。而我国的租赁业是在各种法规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目前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制定一部权威性强、适应期限长的租赁法代替各种层次较低的法规及内部文件,明确融资租赁的定义,厘清行业的监管权等。

上一篇: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与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研究 下一篇:用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应对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