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完句成分探讨的例句分析

时间:2022-03-06 07:09:17

有关完句成分探讨的例句分析

摘 要:“完句”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其研究一直持续至今。就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汉语句子的所有成分似乎都可作为完句成分。完句数量、范畴的增加和扩张引起我们思考:何种原因导致了其数量、范畴的“泛滥”?研究发现,例句的选取对完句成分的探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前人研究的例句入手,对所用例句进行归类,并对相应的分析方式进行评述,最终得出结论:病句以及文本例句不可作为完句成分探讨的例句;病句修改法以及拆分法是一种不科学的完句分析法。

关键词:完句成分 添加法 修改法 拆分法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胡明杨、劲松提出“完句”概念后,有关完句成分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其讨论既有语义、语法、语用等单方面的切入,也有三个平面的综合分析。就研究范围而言,涉及状语、定语、补语、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波及时体、程度、语气、模态、方所、趋向、结果等范畴。就整个研究历程来看,研究范围和力度呈扩大趋势。这种扩大不仅是完句成分数量、类别的扩大,例句来源及分析方式的扩大也是一种直接体现。本文在10多篇有关完句成分文章所用例句的基础上,对所列例子加以归纳和分类,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和思考完句成分探讨的方式。

二、完句成分探讨的例句分类

完句成分探讨作为一种句法形式上的分析,其研究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例子。因此,例句的选取及分析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胡明杨、贺阳、孔令达、黄南松、李泉、司红霞、王静等13位学者文章①中的例子进行归纳,并以例子的来源为分类标准,分出以下三大类:

1.自编例句

所谓自编例句是指没有明确来源,多以自造为主,或取流水句中的一个非独立句段②、复句中的一个小句;或模仿特定结构,更换成分自造。自编例句根据内部结构又可分为两小类。

(1)主语+谓语

A组:谓语为形容词

天气热 长江宽

屋子里黑乎乎 这孩子可怜

小明的眼睛大 天气热

B组:谓语为动词

张明咳嗽 小红回来

她休息 客人走

李华出差 她休息

(2)主语+谓语+宾语

我们吃过晚饭 李明看小说 赵华洗衣服

大家夸你 他吃了饭 我们晚饭吃过

老王买东西 小王擦车 小王看见他

此类例子多为主谓或主谓宾结构,能产性较强,只需更换相应词汇就能成为新的例句,因此数量繁多,在此只罗列部分。学者们认为以上例子即使加上语调也不能成为一个语感完整的句子。这类句子的特点是:句法结构符合句法规则,无语病;语义搭配合理,无语义矛盾。上述部分例子加上陈述语调后能否成句存在争议,比如:“我吃了苹果”“王经理吃鸭”“我写了信”“小王擦车”“小明的眼睛大”“田芳老实”等,经过实际考察,20位被调查者中有15人认为是完整句子③。由此可知,句子完整与否主要凭借语感,而语感是一种感知或感觉,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2.偏误例句

偏误例子指具有明显语病,导致句子不能成立或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④的结构。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多数来自对外汉语教学。根据语病原因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成分残缺

在这种情况我同意了。 我把窗户关。

从他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要着想别人。

他会说德语,而且会说法语。 他俩一边走路,说话。

这件事你没有关系。 我口语老师请假了。

把我们冻了。 在这个问题我们有矛盾。

(2)搭配不当

我比他站的早。 从前我每个星期看一册小说。

我喝了两个啤酒。 只有有才能的人,才当大使。

天气预报我能听会了。 他看着我一下。

(3)语序不当

我会说汉语一点。 张教练一连没来几天。

丁丽回到宿舍从大使馆。 我一个小时等她。

和第一类例子相比,以上句子的整体特点是:语义结构不完整①,或不合句法规则。

成分残缺不仅影响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同时导致语义表达不完善。通过观察发现,成分残缺中有固定组合的残缺,比如“在……下”“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介词“跟”“向”等的残缺。搭配不当多因对词义理解程度不够而错误搭配,导致语义结构模糊。比如“站的早”“两个啤酒”“一册小说”等。语序不当中,构成语义结构的成分均在,只因句法结构不合语法,致使语义表达不清。

把病句以及病句修改纳入完句成分的探讨会导致完句成分“泛滥”。因为成分残缺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残缺,也包括“介词、助词、副词”等缺失。若是以此方式判定完句成分,句子的所有构成要素都可算作完句成分。

3.文本例句

所谓文本例句是指来自于文学作品的句子。例如取自王朔小说《顽主》《一点正经没有》等作品中的句子。

我也流泪了。 我听说过。

来了这么些人。 丁小鲁笑着挽起林蓓,领头在前面走。

后边人正看着咱们呢。 马青和愣愣地互相看着。

这论文我们上学时传阅过。 你是不是上过大学?

较前两类,此类句子语义结构完整、句法规则严整,语感上为一个能独立存在的孤立句。运用完整句子探讨完句成分是否科学,后面将对其分析。

综上,有关完句成分探究的例句可分为以上三类,我们可感知完句成分数量的增加、领域的扩大,但这种增加和扩大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即其分析方法是否合理。

三、三种分析方法

与三类例句相对应的三种分析方法,我们分别称作:添加法、病句修改法、拆分法。

1.添加法

第一类例句以主谓结构为主,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成分齐全,且语义结构、句法结构完整。但在语感上,部分句子似乎缺少些“东西”,而要消除这种不完整感,学者们采用给具体句子添加成分的办法,如:“天气热―天气很热;小红回来―小红回来了;赵华洗衣服―赵华洗了一件衣服;小王去北京―小王去过北京;咱们吃饭―咱们吃饭吧;我怕他――我非常怕他”。分别添加“很”“了”“一件”“过”“吧”“非常”。我们把这种通过添加句子成分,以消除语感上句子不完整的方法称作“添加法”。

添加法能使任何一个语义、句法结构完整,但语感上不可接受的句子变成可接受的句子。同时,这一方法带来的结果是句子的无限扩展,使所有修饰性、标志性成分均成为完句要素,最终导致完句成分数量增加、范畴扩大。

2.病句修改法

病句修改法主要针对第二类例句,是指通过添加、删除、调整、变序等手段使一个不合句法、语义不完整的句子变成一个语感上能接受的完整句子的分析方法。

(1)添加手段:简单而言,指给句子添加词,使其完善的手段。如:

在这种情况我同意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同意了。

我把窗户关。 我把窗户关上。

这件事你没有关系。 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

我口语老师请假了。 我向口语老师请假了。

(2)删除手段:与添加手段相对,删掉句种多余的、影响句子语义完整度的成分。如:

我朋友是德国的人。 我朋友是德国人。

以前我常常地看电影。 以前我常常看电影。

他决定了参加12月的HSK考试。 他决定参加12月的HSK考试。

(3)调整手段:此处所谓调整主要是纠正语义搭配问题。如:

我比他站得早。 我比他来得早;他看着我一下。 他看了我一下。

(4)变序手段:调整句子的语序,使其句法合法、语义结构合理。如:

我会说汉语一点。 我会说一点汉语。

张教练一连没来几天。 张教练一连几天没来。

我一个小时等她。 我等她一个小时等。

修改法针对具体语病进行修改,使句法、语义不完整的句子变为完整句。其中包括第一类的添加法。第一类添加法和此类的添加手段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在句法语义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后者不具有这样的基础,后者添加范围比前者大,可添加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简而言之,添加法重在完善,添加手段重在修改。

修改法作为分析完句成分的方法,其重心不在确定完句成分,而在于修改句子。语言中存在各类病句,若全纳入完句范畴,句子所有要素便均为完句成分,当句子所有成分均为完句成分时,完句概念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是值得思考的。

3.拆分法

拆分法为第三种例句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一个语义、句法结构完整,且语感上也完整的句子进行拆分,每次拆出的部分都可算作完句成分。如:“我也流泪了”,可拆分出“了”“也”“我”“流泪”几个部分;“我听说过”,可分为“我”“听说”“过”三部分,而这些部分均被算作完句成分。

拆分法主要从一个完整的、可接受的句子入手进行拆分,其最大特点是“随意性”,可根据研究需要随意拆除句中成分,并认定为完句成分。对于一个完整的句子,缺失任何一个成分后,在无语境的情况下都是不完整的,因此表面看来这种方式分出的结果都为完句成分。但带来的最终结果和病句修改法一样,所有成分均为完句成分。

添加法、修改法、拆分法是目前关于完句探讨的三种主要分析方法。对一个已经具备语义、句法结构的句子逆向剖析其完句成分是三种分析方法的共同点,而导致的共同结果是:一个句子的所有成分均为完句成分。然而,当所有句法要素都为完句成分时,完句成分也无存在的必要了,直接统称为“造句成分”,这似乎更符合经济性。

四、有关完句例句及分析方法的思考

例句的选取不仅影响分析方法,也直接决定着分析结果。而完句成分的探讨从句法入手还是从语用入手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本文所归纳的三类例子实质上体现了一定的时间性,第一类多取自20世纪90年代的文章,主要有胡明杨、竟成、黄南松、孔令达、贺阳等人,后两类来自近几年文章。这一时间性反映了完句探讨范围的扩大,即把病句、完整静态句都作为研讨对象。

(一)例句选取及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上文说过,把完整的静态句作为分析完句成分的例子是不可取的。其研究有为了分析而分析的嫌疑,同时,分析的随意性较大。既然是一个语感上能接受的完整句子,其句法结构以及语义结构都是十分严整的,各组成成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去掉哪一部分,整个句子都会受到影响。至于病句能否作为完句例句,我们的观点是不宜使用。就分析方法而言,应以句子生成过程为切入点,了解句子的整个生成过程,从时间线条性上弄清句子组织的先后顺序,判定句子的主干和非主干,了解句子中各成分的作用,再确定完句成分。而不是与之相反,从已经生成的句子入手,逆着回推,更不是对句子进行简单拆分。回推和拆分可能把句子的主干成分划为完句成分。

(二)句子完整与否的判定标准

除了对例句及分析方法的思考外,判断句子完整与否的标准也影响着完句成分的探讨。就脱离语境的静态句而言,我们往往凭借个人语感判定,语感因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导致句子完整与否存在争论,如前文说到,10人中有7人认为句子:“我吃了苹果”“王经理吃鸭”“我写了信”“小王擦车”“小明的眼睛大”“田芳老实”是完整的。从感知角度看,我们判定一个句子完整与否,主要根据此句子是否给予我们一定的信息。如:“小王擦车”这一客观句子进入头脑后,得到的信息有:有小王这个人,以及擦车这件事。但“他什么时候擦车”“擦得怎么样”等信息无法获得,因其传达的信息量较小,则判定为非完整句子。当加入“了”后,整个句子传达的信息是“小王做了一件事――擦车,并且已经结束”。较之原来的信息,显得清楚明了。此处“了”的作用是否一定是构成完句,有待进一步思考,但明显“了”字的增加使句子的可接受度得到提高。从语用角度看,所谓的完句成分更像是细化、具体、完善句子信息,提高句子可接受度的成分。因此,句子的信息量与句子的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的内容。

注释:

①所有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罗列文后。

②根据胡明杨、劲松的界定,非独立句段指:在没有特定的上下文

或语境的支撑下不能独立成句的句段。

③测试者为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④本文所指的“完整意义”或“完整句子”均指语感上意义完整的

句子。

⑤所谓语义结构不完整,指语义搭配不当、主要语义组成成分残

缺、语义含糊不清等不知其义的结构。

参考文献:

[1]胡明杨,劲松.流水句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4).

[2]贺阳.汉语完句成分试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3]孔令达.影响汉语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J].中国语文,1994,

(6).

[4]竟成.汉语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达[J].语文研究,1996,

(1).

[5]黄南松.试论短语自主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J].中国语

文,1995,(2).

[6]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7]金廷恩.汉语完句成分说略[J].汉语学习,1999,(6).

[8]司红霞.完句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

2003,(5).

[9]王玉华.完句成分与有界、无界[J].语文学刊,2004,(5).

[10]李泉.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11]殷志平.不能成句的主谓短语[J].汉语学习,2002,(6).

[12]孙新凯.“完句”视角下的汉语范畴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3]王静.基于王朔小说的现代汉语完句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12,(9).

(段文华 四川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610068)

上一篇:超前夸张“还X就Y”格式的语用分析 下一篇:女神,是需要修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