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刮起“铁腕清欠”风暴

时间:2022-03-06 01:23:41

深圳上市公司刮起“铁腕清欠”风暴

7月6日,一致药业、特发信息了大股东或关联方占用资金清偿方案的公告 ,令人耳目一新。

“良心发现”的还不止这两家。7月3日,ST深物业、深天地A、深信泰丰、*ST四通等多家深 圳本地的上市公司同时公告称,股东和关联方制订了“还款”计划。此前,ST盛润、长 城电脑、*ST石化在6月30日,中科健、*ST太光在6月29日也了类似公告。在短短数日之内,何以会有这么多家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纷纷开始清理股东和关联方欠款呢?

一切都源自深圳证监局近期组织召开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清理工作会议 ”。6月25日上午,来自16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代表面对新闻媒体,公 布了各自的资金清偿方案,并表示将认真履行还款承诺,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会 议集中清理了占用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共涉及非经营性占用金额36.9 亿元,占非经营性占用总额的66.35%。

在国内股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一直“痼疾”难除。2002年,在历时7个月的“上市公 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项检查”中,“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成了最突出的问题。检 查发现,共有676家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 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近千亿元,超过了当年市场筹 资总额。

2003年9月,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严令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对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违规占用的 资金、对外担保形成的或有债务,要求至少在每个会计年度下降30%,并且原则上应 当以现金清偿。

据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介绍,深圳市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情况严重,2001年为92亿元,20 02年为89.57亿元,2003年为85.48亿元。在证监会发 出《通知》后,2003年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4.6%,远远低于两市的平均水平。这正是导致 深圳证监局下重手的主要原因。

张云东表示,对拒不履行清偿承诺的大股东及关联方将采取四条措施:建议证监会不受理资 金占用方及其关联公司首发或再融资申请,不批准其重组收购上市公司的申请;将相关公司 的董事记入诚信监管档案,并报证监会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资金占用方 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将通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组织部门,依据法定程序对占用方直 接负责的主管要员和直接责任人予以处分或;将资金占用方作为诚信不良企业通报 给深圳市工商局。

联合证券分析师徐晓宁分析说,虽然16家深圳上市公司已全部公开披露了还款计划 ,但能否实现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多数公司的偿还方式距“原则上以现金归还”这一标 准有很大差距。其次,一些大股东和关联方把“清欠”又搞成“侵占”,或“一边还,一边 借”,“名义 上还,实际上仍占”。比如,一些欠款大股东采取转让、折抵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清欠 ,如果折价过低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折价过高显然将侵害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上一篇: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合情合法 下一篇:香港借债市巩固金融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