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快递物流教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3-06 01:19:24

高职院校快递物流教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快递物流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快递物流企业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就目前快递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每个快递物流教师要思考的。

关键词 快递物流 物流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每年数以千亿的网购交易额催生了快递行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内一下涌现出了几百家从事快递业务的快递公司。但由于缺失监管和管理不到位,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良莠不齐,某些人为的因素导致一些快递企业口碑不佳或声誉受损。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跟不上行业的需求。虽然,不少院校开设有快递物流的课程或专业,但实际教学质量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1 快递物流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困难。我国有关快递物流方面的教材,可供选择的面非常小,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这些教材,其理论知识仍与普通物流一样,缺乏快递特色。(2)师资力量薄弱。在快速发展的物流教育中,各院校的物流专职教师明显不足,很多物流教师是被赶鸭子上架,半路出山的,其物流理论基础本来就不扎实,面对迅猛发展的快递业的更是准备不够,而实践教学更是一片空白。(3)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教材的缺乏及师资力量的不足,造成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空白,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快递课程要么理论过于空洞化,所讲一些作业方式又简单落后,比如像手工分拣作业、快件送达、快件揽储等与普通物流课讲的现代化机械作业或者自动化作业系统都相去甚远,因而使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2 快递物流教学的思考

2.1 校企业合作,加强师资力量

(1)与快递行业协会或快递从业人员共同编写教案。由于合适的教材缺乏,快递教学尽量要根据快递业的发展趋势编写教案,而闭门造车地编写教案,势必会造成空洞化和纯理论化,如果能让有经验的快递管理人员参与教案的编写,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者先同任课教师编写,再送给有实践经验的快递从业人员修改。这样的教案才更符合快递业的社会实际。(2)聘请快递行业中有丰富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社会人员到学校兼课。由于快递物流教师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快递专业学习和实践,所授内容比较空洞,如能适当引进快递行业的精英到学校作客座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更接近社会实际,解决教学与社会脱节的问题。(3)选送教师到快递企业挂职锻炼。实践出真知,要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条途径是把一些善于学习、愿意学习的青年教师送到快递企业中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学习和修订理论,充实教学内容。

2.2 加强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准备和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准备包括: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准备。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提示明确案例讨论的重点,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师课前下发的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案例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案例与具体教学目标的切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二是案例选择要具有先进性。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快递物流方面的最新理论,不断将快递物流领域的最佳实践引入教学之中,及时总结快递企业的经验教训,以加深学生对快递物流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相应角色,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同一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每组代表案例事件中相关利益方开展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为更快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重视案例教学的反馈和评估。在快递物流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不能主观地认为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地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继而修改和完善;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并且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征求教师、快递物流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快递从业人员的建议。总结案例教学中经验教训,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快递物流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准确定位,加强实践教学

以培养“会操作的管理员,会管理的操作员”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快递物流教学环节中一重要的一环。

2.3.1 多维度构建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各种相关能力实践教学要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需求,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获得择业与创业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通过综合课程设计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协同提高。(2)通过相应的实验及实训,可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直观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掌握,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3)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毕业论文,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3.2 加强实践环节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训室等,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硬件是基础,必须充实。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1)建立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技术训练实验室;或者利用现有的设备建立可重复组装、多功能的模拟实验室及技能训练场所。(2)进行校间合作,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3)走产学合作之路,把快递企业的业务站或加盟店建到校园来,或在快递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2.3.3 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而质量标准又是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尺。首先,要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保证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从多方位把脉教学效果,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其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如:对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并把考核指标分解到实纲中,并印发给每个学生,使学生在实践教学前熟知相关评价标准。实践教学要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态度、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将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资证考试相结合,重视职业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1] 陈小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J].科教文汇,2007.3.

[2] 易正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1.4.

上一篇:提升黎族女性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救助策略 下一篇:基于学生视角下高职教育中普及E—learning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