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06 05:41:49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课程整和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地崭新领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21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宽松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上好语文课的基本前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课程改革的真谛,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领域里展翅翱翔,无疑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并且积极探讨、科学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一、营造宽容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教师不妨学会宽容,学会民主,认真对待他们对问题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讨论“鲁智深该不该打死镇关西”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各抒其见:“镇关西太坏了,打死他是为民除害。”“不应该打死他,违反了法律。”“应该去报警,让警察抓他”。课堂上不再是鸦雀无声,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宽容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主角,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1、边阅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2、对于提出的问题,共同思考,共同讨论,共同解决;3、学会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科学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体裁的课文时,我大胆地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在课前安排学生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以下要求:(1)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2)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3)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4)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创新、竞争、合作、成功的乐趣,我还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最后评比出优胜的一组,进行奖励。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们先是开会商量,选定、分配好要扮演的角色,讨论应当怎样对课文进行有创意的改编。商量好后,又着手练习表演。不参与表演的同学也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排练,并给伙伴们提出意见,收到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的。

三、创造机会,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兴趣

“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当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可是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另外羞怯心理也阻碍了他们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阅读面的狭窄造成了写作能力低迷不前,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了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兴趣”作为自己教学的突破口。

学生不敢开口“说”,我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开口去“说”。每节课中,我都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做口头说话训练五分钟,并形成了一种制度,在班内轮流着执行了一个学期。只要学生上台来讲,不论好坏,我都适度给予表扬,给予激励,让他们有“说话”的信心与勇气。当学生基本去除“不好意思”的羞怯心理,敢于在大众面前开口之后,我把目标定在能够在有底稿的情况下,把故事流畅地表述完整。针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语速、语调、感情、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全体学生在点评之后都有所收获。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加大课堂容量????

初中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较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信息技术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功能为一体,动感强,信息量大。运用信息技术,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如七年级下册《梅岭三章》的教学,播放激烈的战斗场面导入,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一的学生年龄偏小,战斗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激烈的战斗场面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播放戛然而止,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同志是在怎么艰苦的环境下战斗的吗?” 很自然地切换到课堂教学,后面的教学就得心应手了。

随着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便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能让他们在语文这片领域里自由的翱翔。回顾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感觉是收获颇多。我们只要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具备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参与、创新意识,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肯定会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地崭新领域。

上一篇:“十二五”时期 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农村经济影... 下一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