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缺勤情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07-18 08:38:45

大学生课堂缺勤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课堂缺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大学中普遍发生的逃课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且将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卓有成效地调动大学生的课堂求知欲,是大学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spss19.0软件对大学生课堂缺勤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研究结果能对我国大学课堂的教学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师;逃课;出勤率;大学生;课堂缺勤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207—02

稳定大学生课堂的出勤率,是巩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大学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并未将课堂看作摄取知识的媒介,而视其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更有甚者视之为“负担”。诸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将出勤率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项,部分教师也将出勤率作为期末学生成绩评定的参照,迫使学生被动地完成学时任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分析造成高校大学生逃课现状的主导因素,并针对此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及社会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改善师生关系,希望对日后高校的教学改进有借鉴作用。

一、研究方法设计

1.研究方法:本调查首先采用文献法,检索、查阅图书馆、互联网关于大学生课堂缺勤的相关资料,了解前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继而采用访谈法,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访谈共选取在读本科生12人,男生7名,女生5名,大一、大二各3名,大三2名,大四4名,以面谈为主,每人25分钟左右。最后,研究者设计《大学生课堂缺勤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软件采用spss19.0)。

2.问卷的编制与发放:调查问卷最终确立2项基本信息、11项观点意向和21道五级量表的问卷,其中1分为完全不符合,5分为完全符合,3分居中为不确定。问卷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学生(不含五年学制学生)中发放,采取分层抽样,总计300人接受调查。经过整理,回收问卷261份,有效问卷245份,回收有效率为82.3%。

实证分析:1.调查对象的年级、性别及逃课经历分布:大一的学生27人,大二的学生59人,大三的学生85人,大四的学生74人,共245人。女生共79人,男生166人,分别占总体的32.2%和67.8%。男、女学生逃课比例各占其性别总数的69.9%、67.1%,大一至大四学生逃课比例各占其年级总数的22.2%、57.6%、71.8%、91.9%,可见男女生逃课比例无明显差别,逃课行为多发生于大学的大二阶段。

3.信度分析:问卷整体信度比较好,Alpha=0.788,有效题项为12个。

表2 大学生缺勤因素信度分析表

4.因素分析: 对问卷调查中的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问卷整体信度比较好,Alpha =0.789,Bartlett球体检验为3519.025(p=0.000)。这表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因子分析。利用spss19.0,进行极大值旋转后得到:

表3 大学生缺勤因素极大值反转表

根据表3,我们将影响大学生课堂缺勤的因素归为了3个因子:“学生学习态度”因子(含“期末成绩”、“抓挂科”、“重实践轻理论”、“就业压力”);“学校管理”因子(含“自制力”、 “尊重教师”、 “校风正派”);“教师教学水平”因子(含“教师专业水平”、“听讲时间”)。

5.差异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的题项有“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sig=0.003),这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在意教师的授课风格;“听讲的时间”(sig=0.002),说明男生上课听讲更多; “如果不去上课,是否会向教师请假”(sig=0.000),说明女生更不愿主动向教师解释上课缺勤原因。同时,关于本科年级的差异性,几乎每道题项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看待课堂缺勤相关问题的态度不同。具体而言:关于“听讲时间”,大一比大三的学生听讲的时间更少。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不仅应从体能角度入手,对新生进行入学准军事化训练,更应注重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从初入校园的兴奋状态尽快调整,从而适应高校学习、生活的节奏。多数大一新生,在经历过高考后松一口气,认为大学生活可以懈怠了,实质不然,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的生活、学习至关重要。对于“出勤率与期末成绩挂钩”,大四学生持肯定态度,原因在于大四学生正处于找工作、忙考研的阶段,教师更多强制要求大四学生出勤。所以,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应尽量考虑大四学生即将毕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授课时间及内容,给学生大量的自主支配时间,否则,授课教师将面对空荡荡的教室和心不在焉的学生,这种现象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自学代替讲授法”,各年级的学生观点不同。大三与大二的学生更倾向于自学,而大一学生刚步入校门,还习惯于高中的讲授式。“考试容易过关”,相比大一、大二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更认为考试容易过关。究其原因,有考试难度高低不同,教师人为因素——怕挂科影响学生毕业,学生自身逐渐适应考试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关于“工作比学习重要”,大一的学生同大三、大四的学生明显不同。大一学生重视学习的积累,而高年级更重视工作好坏。关于“逃课是否受身边人影响”,大二与大四学生持不同观点,大二学生认为自我约束更重要;而大四课堂中人去楼空的环境,更可能动摇学生上课的想法。关于“经常逃课”,大一的学生较高年级,更能约束自我去上课,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逃课率也逐渐增高,尤其大四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四比大一、大二的学生更有压力。

6.相关分析:“认为自学能代替课堂”与“经常想逃课”有显著正相关,Spearman等级系数为0.127,可见,许多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下降。“考试容易过关”与“赞成考前突击过关”有显著正相关,Spearman等级系数为0.142,说明在应对考试容易过关的科目,更多大学生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

上一篇: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十二五”时期 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农村经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