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05 05:06:49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践行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更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下面,我就如何实现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以生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

1、还时间给学生,尊重每位学生

还时间给学生,尊重每位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放手,给他们设置不同层次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给每位学生机会,并且必要时采用选定发言人的手段,照顾到薄弱生的提高。只有学生有时间去自主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去自主学习了,那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了。

2、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老师的鼓励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是赏识教育专家的一句名言,我很受用。当学生完成任务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对其给出一评价,当然要以鼓励为主,对知识给出必要的点评,从其过程中发现闪光点,需要无条件的表扬。学生尝到了学习中的喜悦,也就慢慢会热爱思考,热爱合作,热爱探究。这样,教师的教授不就“高效”了吗?

3、精心设计导学案

对于导学案的内容、知识的安排和组织顺序,都要深思熟虑,反复琢磨,问题的难易也要适当。课上内容要环环相扣,跌宕起伏,问题过易过难,学生都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造成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因此,对课堂问题的把握要使用特殊疑问句的方式效果更好。

二、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深入课堂。

1、创造一个融洽、和谐、机会平等的学习氛围。

学生上课往往会观察老师的态度,老师微笑可亲,学生就高兴,就愿意融入进课堂中。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我喜欢幽默,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融洽、和谐、机会平等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主动学习、提前预习。

我们语文课堂正是通过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

3、创新教学模式。

要让学生深入语文课堂,自主但不自由,合作但又不缺乏独立思考,探究又不流于形式。本期来,我们学校实行了“学生讲师团”教学模式,让学生当“老师”,这样激发了学生“讲课”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的化“压力”为“魅力”,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课堂活跃了,学生有兴趣了,课堂就高效了。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

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具有的优势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会把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了。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我们不但可以给学生呈现美轮美奂的苏州园林,我们还可以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美的园林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但学习了本课,他们还饱尝了一顿视觉大餐。如《敬畏生命》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总之,如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是目前课改中讨论的较多的一个话题,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方案与方法才是有效的。同时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所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

上一篇:注重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 下一篇: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