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03 06:29:45

生态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一个新领域,目前理论界尚未有较为权威的定义。陈绪林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发展性价值,是随着近年来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后才出现的,因此其内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万光侠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建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综上,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上呈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延伸的。为了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在主体的生态道德形成方面发挥其功用,这也正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与自然、社会、人三者相互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本质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的价值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对价值手段和价值目标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行为倾向。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把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和对价值成果的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育活动既沿着主体自身的需要方向发展,又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事半功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在于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个体的“生态人”,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并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

1、生态文明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核心取向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核心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生态伦理观念内化为人的生态意识,进而转化为现实生态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使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具有生态伦理意识,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减少每个人的不良生态行为;就会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并敢于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就会形成强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动力,营造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观念与生态文明行为的连接点,在人们将生态文明观内化的同时,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目前改善生态危机的必要手段,顺应时展要求。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工具取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奇赤(Rokeach)将人的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values)。终极价值观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观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的看法。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具价值不是指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中,把人的价值看作是唯一的崇高价值,自然仅仅是满足人类主体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而是指人类在不同阶段采用何种手段与何种方法去实现人类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取向自古有之,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从唯物论的角度肯定了人是天地自然的客观产物,更集中体现了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社会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③。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统一性,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改造自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其生态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面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最为集中和突出的表现就是要努力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使更多的人可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把道德关怀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并能对其自身行为进行规范;教育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3、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终极取向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④。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不单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也不仅仅归结为人类特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在人的一切关系中,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⑤人来源于自然,人又依赖于自然。人关心自然的实质仍然是关心人本身。由此看来,人如何对待周围的自然界,实质上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人的发展问题。人既要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又必须善待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持续发展和个人自由、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终极取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高度和谐的社会形态。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照价值主体、实现形式、显现效果的不同,存在不同的表现形态。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

按价值主体分,思想政治教育有个体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两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产生了个体关于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生态意识,调动和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其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单元,社会价值是人类个体价值的总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价值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价值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的实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个体生态价值存在于个体主体中,只有个体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全社会才有可能形成社会层面惠及全体的生态文明。

2、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

按实现形式分,思想政治教育有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两种形态。“理想价值是一种目标价值,它高于现实价值,具有超前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因此,对人们能够产生吸引、激励作用。”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主要是指人们理想状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实现,人们普遍具有科学的自然观、正确的生态利益观和明晰的生态责任观,这些价值观念内化为受教育者稳定的心理结构,进一步外化为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态价值就是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生态价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成员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导下,不断探索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意识到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要努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现实生态价值是形成理想生态价值的基础和必由之路,而理想生态价值则是现实生态价值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生态价值目标通常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终极价值实现必然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实现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

按效果显现程度分,思想政治教育有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两种形态。首先,在全社会形成一定的生态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要求,继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体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附着于人脑之中,不易被人们的感官所觉察,呈隐性状态。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培养和训练了具有生态意识的人,但由于他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参与生态保护的行动,而只是创造生态价值的可能力量或储备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在、隐性的生态价值。当人进入生态活动领域从事各项活动时,主观意识依照个体生态价值的需求,投入到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生态效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会以显性的状态表现出来。当然,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隐性生态价值孕育着显性生态价值,是显性生态价值的基础。而显性生态价值则是隐性生态价值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本质和表现形态,在对其有了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基础上,着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深入地研究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张婧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

上一篇: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论文 下一篇:火药库扩修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