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策略初探

时间:2022-03-01 09:43:34

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策略初探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教育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更侧重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不太注重教育的个人发展功能。导致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学生因缺失学习能力而对教师产生过分的依赖,学生很难自觉学习,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缺失,压抑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加重了学习负担,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把这种传统教育的目标称之为“学会”,即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或维持性学习,它重在对知识的接受和积累,重在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程指出:“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建构学生完美的个性品质,在塑造健康的学习心理中增强学习的自信,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康敏:《高中思想政治“预学导学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诠释》,南京大学出版社)那就要求在现代教学中更多关注、思考和研究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追求。即“会学”,“则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掌握一整套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以便他们能独立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未来社会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褚远辉:《对“学会学习”客观性的思考》, 大连理工学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的学习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呢?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思想保证

新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指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从中要特别注意教师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更不是“命令”;学生是“学习做”,是“自主的”不是“被动的”;不仅是要说道理,更要实践。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形成持久的提升自己思想品德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愿望。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应使人成为人,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就需要为学生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原点和终点,让‘人’始终在场,这是真正的理想教育原初的也是终极的最高追求。”(李军:《回归教育的原点和终点:让“人”在场》, 南京大学出版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序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学习。所以要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持久长效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思想上要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性。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不仅牵连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和社会上每个人的生活、前途息息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最终“学会做人”,更好地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否则学生可能会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教学,使学生自感思想品德课强大的育人功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在情感上教师必须向学生投入无私的、真诚的爱。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情感教育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情感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教师的情感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外的情感。教师平常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多接触、关心、理解他们,对学生以诚相待,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内心敬佩教师,并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从而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进入角色,要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常与学生情感交融。以自己真挚的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共鸣。

最后,在手段上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的精心设计。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好的导入能达到巴班斯基所说的“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的目的。当然导入设计的方式不胜枚举,但是每一种导入方法有它的适应条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形象自然,入情入理,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关键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一直致力于“五单”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导读单”:用于课前预习中,强调“读”字

阅读能力是学好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能力,“先预习,后上课”是学习中通用的法则。初中思想品德课本内容通俗易懂,生活化、实践性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而学生却普遍存在不预习、不读书的坏习惯。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呢?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可采用“导读单”的形式,即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围绕学习目标,根据教材的体系结构,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自读提纲,引导学生按要求去“自读”教材。“导读单”的设计可分通读、选读和精读三个层次要求。第一步“通读”,先让学生通读本节所要学的内容,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其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第二步“选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选读教材,这个过程是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自学过程;第三步“精读”,学生对本节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重点阅读,寻找解疑的突破口。同时,为鼓励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是由课代表进行“导读单”的回收和反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集体讲解。二是调整评价体系,对充分利用“导读单”进行自读并能给提出质疑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典型。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认真读书学习的习惯。

2.“活动单”:用于课堂教学中,强调“动”字

前几年,南通的教育界曾掀起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真研读了“预学导学一体化”“学案导学”“案例导学”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宗旨无一例外的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学会学习” 。受此启发,我们开展了“活动单”的辅助教学研究,即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活动主题、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目标达成。在“活动单”中,活动设计是关键。活动设计应基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联系社会、生活等创设问题,要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问题,蕴含点拨、引导,逐步逼近活动所承载的学习目标。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情,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如查阅资料、合作分享、演讲、辩论、竞赛、游戏、表演等,但其活动形式的选择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最大化地达成学习目标。活动设计作为“导学”的重要手段,不应追求一节课“活动”的次数,不需要也不能期望“活动”包含一节课所有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活动单” 让学生的活动有了指向,有了引导,有了依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挖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灵动”起来。

3.“自助单”:用于课后作业中,强调“分”字

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的设置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所有的学生基于不同的基础、不同的个性却做着同样的作业,以至于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业的分层“自助单”正是遵循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把作业的自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助单”的实施包含教师精心准备的自助作业和学生自助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教师设置自助作业,要依据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等因素,针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对作业内容与要求进行补充,体现作业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自助作业,并高质量完成。

4.“纠错单”:用于课后复习中,强调“改”字

“练习”固然重要,但自纠自改是学生在自主复习中最易忽视、也是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实际上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笔者认为“改”更为重要。有的学生错题重复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纠错与改错。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定期建立起自己的“纠错单”。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的错题重做一遍,也可把自己答得条理不清的题重新组织一下答案。这样能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5.“行为单”:用于社会实践中,强调“用”字

学以致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归宿。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行统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制“行为单”,共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社会。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课外行为中去,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

教是为了学,“学会”要转化为“会学”,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只要能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最终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浅析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与青少年人格教育